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怎麼解
- 中國網 www.china.com.cn 2012-03-11 07:58
- 列印 | 轉發 | 評論
馮鈞平代表:引導企業回歸實體經濟,減負增收是治本之策
徐 明代表:提高對實體經濟不良貸款容忍度
盧曉鐘委員:扶持小型金融機構,形成多元化融資渠道
史貴祿代表:合理降低貸款利率上浮水準
【小家連大家】
鄭建旺在山東經營一家小型服裝加工企業,每到月底他總是如坐針氈,因為這是支付工人工資的日子,而應收賬款往往要晚很長時間才能到位。他不止一次嘗試著到銀行貸款,但都無濟於事:企業規模小,許多銀行根本不放貸;即使同意貸款,手續也太過繁瑣。“一個月要20萬元,靠東挪西借不是辦法,真希望銀行對小企業的政策能放寬些。”
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細胞,在穩增長、促就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國內外複雜經濟形勢影響,成本上漲、訂單萎縮,當前一些小微企業的發展困境重重,尤其是“融資難”問題,已成為影響其成長的最大瓶頸。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小型微型企業,“稅收優惠”、“信貸支援”、“優化産業結構”等,將為小微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如何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讓它們輕裝上陣,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正常融資渠道難“解渴”,民間借貸風險高
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關乎國計民生。陜西省工商聯主席馮鈞平代表説,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目前已有1100多萬戶,佔全國實有企業總數的99%以上,提供了80%的城鄉就業崗位。
“小微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資金需求強烈,但實際上卻很難通過正常融資渠道‘解渴’。”馮鈞平説,大型金融機構門檻高,民間借貸高成本、高風險,小微企業實際能獲得的資金非常有限。
“雖然一些國有商業銀行設立了中小企業專營機構,但並沒真正改變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境。”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盧曉鐘委員表示,國有商業銀行具有基層網點多的優勢,但目前融資擔保體系不夠健全,抵押擔保形式單一,導致很多發展前景良好的小微企業難以獲得信貸支援。
陜西省工商聯副主席史貴祿代表也這樣認為,“去年對當地某銀行調研發現,銀行放貸規模中有50%指定要給中小企業,但實際上大部分貸款卻放不出去,因為小微企業很多指標不符合銀行的要求,通不過貸款審查。”
正規渠道獲得的資金有限,很多小微企業不得不求助於民間借貸。代表委員們認為,由於當前管理不夠規範,供需之間的巨大缺口給資金炒作提供了機會,一些地區陷入了“以錢炒錢”的困境,推高了民間借貸利率,加重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改善市場環境,化解貸款風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對符合産業政策、有市場需求的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援。
江蘇省蘇州市副市長徐明代表説,資本的趨利性,註定了商業銀行的“嫌貧愛富”。應儘快出臺專項政策,鼓勵和引導銀行全面開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政策著力點應轉向提高銀行對實體經濟不良貸款的容忍度。
盧曉鐘認為,從國外經驗看,小微企業基本上靠的是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金融機構應該根據小微企業的特點,內部成立專門小微型企業信貸機構,建立信用體系,拓寬抵押品範圍,制定以專利、應收賬款等無形資産進行抵押貸款的具體措施。只有有了自己的專屬金融平臺,小微企業才能擺脫和大企業“搶食”的尷尬局面。
“小微企業的優勢是船小好調頭,解決融資難關鍵還要練好內功。”馮鈞平説,要通過財稅政策進一步給小微型企業減負,引導他們回歸實體經濟。“經營環境寬鬆了,效益提升了,利潤增加了,才能吸引人才、資金等各種資源的進入,這是治本之策。”
史貴祿表示,對實體經濟中的製造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合理降低貸款利率上浮水準。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有效激勵金融機構多渠道幫助小微企業。
扶持小型金融機構,形成多元化融資渠道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不僅需要大型商業銀行,還需要發展更多小型金融機構,形成多元化的融資渠道。”盧曉鐘説。
“小額貸款公司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上具有重要作用,要進一步鼓勵和推動,引導更多的民間資本投入到小額貸款公司。”徐明認為,應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準入條件,允許民間資本作為主要發起人,設立提供社區金融服務的村鎮銀行和社區銀行等。
將民間資本引入金融領域,對金融監管提出了挑戰。“如果缺乏科學有效監管,民間資本進入借貸市場可能發生異化,滋生‘高利貸’。”盧曉鐘認為,應將民間金融納入正規金融體系,置於金融監管之下,推進其規範化發展。
盧曉鐘建議,要建立地方與中央相關部門的即時資訊溝通機制,探索“中央監管大金融機構,地方監管微小型金融機構”的模式。另外,還要建立民營金融機構退出機制,提高民間金融機構運營效率。
代表委員們認為,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市場經濟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小微企業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王珂 吳秋余 王偉健
- 編輯:王文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