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五年來,堅持解放思想,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自貿試驗區建設任務次第展開、系統深化,基礎性制度創新落地見效、成熟定型,投資貿易便利化程度明顯提升,政府在開放環境下的治理能力顯著增強,更大區域的改革發展聯動協調推進。
上海把握改革開放試驗田的基本定位,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投資貿易基本制度體系。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和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實際需求,上海自貿試驗區主動探索建立了一批基礎性的制度創新。
確立了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已經從原來的190條壓減到45條,市場開放度和透明度進一步提高,超過98%的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備案方式設立。
高標準建設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形成覆蓋口岸通關、港口作業及物流運輸等一口式、全流程業務系統,23個相關部門和單位實現數據協同和簡化。目前,上海口岸貨物和船舶申報100%的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辦理。
建立了金融監管和風險防範機制。實施金融綜合監管,形成以市場全覆蓋為目標、以資訊互聯共用為基礎、以監管合作為保障、以業界自律共治為補充的功能監管模式。
上海自貿試驗區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開放環境下政府經濟治理新體制。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以事中事後監管為重點,以資訊化為手段,全面推進政府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全面實施了“證照分離”改革。第一批116項改革已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第二批10個領域47項改革全面推開,並在全面優化準入的基礎上,對企業關注度較高、審批頻次較高的35項地方許可權事項加大自主改的力度。
完善了政府綜合監管體制機制。在浦東新區經濟領域全面實施“雙告知、雙反饋、雙跟蹤”許可管理機制和“雙隨機、雙評估、雙公示”市場監管機制。分類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成效明顯,改革後80%的執法力量下沉到基層一線,有效解決了重復監管和監管缺位等問題。
實施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實現全區涉企審批事項“一網受理、全市通辦、只跑一次、一次辦成”,平均辦理時間比法定時限壓縮了85%,較好地實現了寓管理于服務之中。
上海自貿試驗區服務主動參與引領經濟全球化大局,提升國際化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把自貿試驗區建設與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結合起來,突破要素跨境流動瓶頸,提升市場化配置功能。
完善了金融功能性平臺體系。創設自由貿易賬戶體系,開立自由貿易賬戶7.2萬個。全球100個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的排名中,上海從2013年的第24名上升到2018年的第5名。
提升了貿易便利化功能。推動大宗商品現貨市場生産、流動、消費全程集約化發展,銅、鋼材、鐵礦石等商品交易的上海價格和上海指數國際市場影響力穩步提升。
加強了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聯動。聚焦高新技術産業發展、跨境研發便利化、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方面,率先啟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等改革試點,支援外資研發中心參與科創中心建設。
上海自貿試驗區發揮制度創新引領示範作用,推進更大區域的改革發展聯動。上海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放在國家改革開放大局中考慮,更好地發揮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溢出效應。
創新了一級地方政府管理體制。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與浦東新區政府合署辦公,以自貿試驗區的理念引領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能力。
發揮了對長三角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向長三角區域延伸。長江沿線的啟運港擴大到13個。深化推進了長三角區域的信用資訊共用共用和聯動獎懲。
主動服務了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分別佔上海對外貿易的20%、上海國際電影節參展電影數的40%、對外承包工程的75%以上。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説,“下一步,我們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成功掛牌運作五週年的基礎上,抓緊推動上海自貿試驗區增設新片區,按照中央戰略部署,高品質地推動自貿試驗區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