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矽谷的創新能力取決於哪些因素?中國的創新又有哪些特點?在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創新者的DNA”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這些問題展開了探討。
提到創新,就不得不提到美國矽谷。這個誕生了眾多頂級科技公司的地方幾乎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代名詞。為什麼矽谷可以成為世界級的創新中心?它有何獨特之處?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創新文化成為眾多嘉賓特別指出的因素。
以色列著名創業投資人尤西·瓦爾蒂認為,矽谷獨特的創新文化十分重要,“對於矽谷為何成為創新中心的説法有很多,我認為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矽谷對於智慧財産權的保護,以及對於失敗的高容忍度,對塑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起到了重要作用”。
Oculus天使投資人羅根·阿林認可尤西·瓦爾蒂的説法,他特別指出,矽谷還擁有特殊的分享文化,“在矽谷,有一種熱衷於互相給予的分享文化,比如開源軟體,就對年輕人創新能力的培育十分重要”。
與矽谷一樣,以色列也以其突出的創新能力聞名於世。作為中國和以色列在教育領域的重要合作成果,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的成立,成為中國引進以色列優質創新資源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校長李劍閣介紹説:“以色列理工學院有著獨特的創新DNA,其23%的學生,在一生中至少創立過一家企業。以色列人口不多,但是以色列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企業中數量排名第三。通過創立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我們可以直接吸納眾多創新資源。但是,我認為創新DNA是不可以複製的,卻是可以嫁接的,這次合作便是這種創新嫁接的重要嘗試。”
近些年,中國的創新氛圍越來越濃厚,創新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羅根·阿林就對此印象深刻:“在無人機、人工智慧等科技前沿領域,我看到了很多中國年輕人的身影。可以説,中國的創新氛圍已經很好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我可以感受到很多類似矽谷的創新精神。”
百度總裁張亞勤曾在微軟工作過多年,到百度工作後,又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見證者。張亞勤認為,中國的技術創新,經歷了一個從模倣到自主,再到引領的過程。“以中國的網際網路創新為例,第一階段基本都是商業模式的創新,産品大都是從美國仿製來的。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就做了很多自主創新,比如微信、移動支付、地圖等産品,中國做得比國外的好。過去幾年,在人工智慧、自動駕駛以及超級電腦等領域,中國的創新開始引領世界,我們越來越接近創新的核心和基礎架構。比如北京的中關村,在很多領域的創新也開始比矽谷更加積極。”張亞勤説。
然而,在中國創新大步前行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張亞勤表達了他的擔憂:“在創新發展很快的同時,大家好像也有些不耐心了,想馬上看到成果,上市賺錢,於是産生了很多泡沫。比如人工智慧,好像我們一夜之間就要被人工智慧改變,大家一哄而上,都在做這件事。”
飛塔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謝青對此也有體會:“中關村有很多創新企業,其中有些太急功近利,大家好像太專注于速度,這會使企業缺乏創新的可持續性。比如我們正在做的安全處理器,一般需要5年到10年才能出成果,也需要長期的投資,但是一旦做成了,就會形成長時間的優勢,這時候就不能急功近利。”(經濟日報記者 袁 勇)
相關專題:
(責任編輯:張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