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 曄
嗒嗒嗒,嗒嗒嗒……
情報來了!
送來情報的不是諜戰片中的收發報機,而是江蘇天弓資訊技術有限公司2月26日上線的商業競合情報平臺“情報嗒嗒”,用戶只需輸入關注的企業或技術等關鍵詞,就可搜到市場新動向和創新最前沿的資訊。
“我們要解決的是企業研發創新之前的事情,比如全球的競爭態勢、同行的研究進展等。”天弓資訊董事長程軍鋒説。
像天弓這樣的智慧財産權服務機構在蘇州高新區已有近80家。他們沒有工廠、不耗資源,卻是企業技術創新中不可或缺的“偵察兵”“護衛隊”“月老紅娘”,並創造了巨大的隱性財富。
競爭情報讓創新路上無“雷區”
創新路上哪堵、哪暢,是創業者最想知道的事。曾經從事過科技金融業的程軍鋒,深諳“創新那些事兒”。他認為,創新前期一定要了解最新的技術趨勢在哪、潛在競爭對手在幹嘛。為此,天弓資訊利用國家智慧財産權專利審查江蘇中心等權威數據資源,在全球範圍跟蹤客戶競爭對手情況,形成了一份量身定制的競爭資訊情報。
“2016年,我們通過天弓資訊發送的一份市場情報發現,主要競爭對手G公司剛公開的2件發明專利,與我們的14件專利技術有重疊。”天瑞儀器智慧財産權部部長周曉輝説,該部分專利主要用於食品安全方面的檢測,這對他們在市場投標上具有重要作用。“單單這一次,就為天瑞近20%市場業務提供了‘預警’;也為企業應對贏得了備戰時間。”
“這樣的聯動,源自於集聚區較為完備的産業鏈體系。”蘇州高新區科技局局長顧彩亞介紹,坐落在區內的國家智慧財産權專利審查江蘇中心,去年審結的發明專利達14.5萬件,佔全國的21%。中心一頭連著北京,一頭延伸到地方,依託對專利創新的有效服務,可使整個智慧財産權服務業“背靠大樹”。
專利運營變沉睡圖紙為財富
如果説天弓資訊是為企業提供了創新“風向標”,那麼智慧財産權運營就是創新的“開山斧”。
“我們發現,許多極具市場價值的專利,因為找不到投資人、産業資源等,最後變成束之高閣的圖紙。為此,我們撮合交易了272件專利,投資500萬入股了3個專利項目。”江蘇江科智慧財産權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敏告訴記者。
僅在江蘇比微曼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一個項目上,憑藉其在機器視覺檢測和非標自動化設備開發等領域的創新,江科公司就實現了5倍的投資回報。今年,江科公司籌備的智慧財産權運營基金,已初步達成1.5億元的募集意向。“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放大專利技術運營孵化的效應。”孫敏説。
在蘇州高新區,智慧財産權運營讓創新因子充滿“耦合效應”。去年,該區推動企業運用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超過1億元;江蘇國際智慧財産權運營交易中心也正式落戶於此。至去年底,全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8.67件,比蘇州市平均水準高出40.31件,有效支撐了企業的創新創造和産業的發展升級。
“IP朋友圈”讓智慧財産權供需手拉手
“在哪能找到對口的智慧財産權貫標服務?”“我們這個行業,專利技術維護需要什麼樣的特色手段?”“哪些智慧財産權服務機構在我們這個領域比較權威?”……這些問題是企業在智慧財産權領域經常遭遇的難題。
去年12月,蘇州市智慧財産權服務業商會在高新區成立,蘇州市智慧財産權服務平臺“超市”正式上線。“商會和‘超市’都是智慧財産權服務的公共平臺。”負責運營的蘇州智慧財産權研究院執行院長朱春霞打比方説,商會就像是“朋友圈”,“超市”就是智慧財産權服務業的京東、淘寶。“商會目前已匯集65家成員單位,其服務量之和佔蘇州總量90%以上。商會的優質資源將全部落實在‘超市’平臺上,實現智慧財産權服務業供需之間的線上線下全天候無縫對接。”
在過去的一年,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十巡迴審理庭、蘇州市智慧財産權維權援助中心高新區分中心、蘇州市專利資訊服務中心、江蘇省專利資訊服務中心蘇州分中心等一批公共平臺相繼成立進駐。該區還針對重點領域,引進評估、運營、法律等機構,提升各類機構之間的協調服務能力,力求破解“沒方向、難落地、缺資源”等智慧財産權服務業難題。
“逐步完善的公共服務能力,也對産業創新形成溢出效應。”顧彩亞説,該區以獲得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審查員實踐基地為契機,定期選派資深審查員深入一線,指導企業研發創新、專利佈局。至去年底,蘇州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比重,分別達55.8%和52%,産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