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增本報記者高飛白雪妍
紅色激蕩的革命年代,這裡孕育了百色起義與右江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貢獻卓著;改革開放的和平年代,這裡肩負起中越邊境和平穩定與友好交往的重任。廣西百色,一個閃耀著歷史光輝、繼承了迎難抗爭傳統的邊境之城,再次走到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十字路口。
百色市下轄12個縣(市、區),有9個國家級貧困縣、2個自治區級貧困縣、1個“天窗”縣,目前還有754個貧困村,17.25萬戶68.2萬貧困人口。儘管這幾年減貧步伐不斷加快,但貧困人口和貧困發生率仍居廣西首位,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依然阻礙大部分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2016年,廣西向百色市下達2個縣區摘帽、112個貧困村出列、20萬貧困人口脫貧的任務。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已經吹響,百色如何迎接挑戰,又將如何砥礪創新?7月,記者從百色市脫貧攻堅戰指揮部出發,前往田東縣、田陽縣一探究竟。
機制創新加速精準脫貧
——“三雙”為抓手,清單管理,建立精準脫貧數據平臺
來到田陽縣五村鎮橋馬村,駐村第一
書記曾廣明向記者展示了已初步登記完成的貧困戶脫貧臺賬,其中不僅包括扶貧政策摘錄、脫貧標準與認定程式、貧困戶獲得各種惠農補貼清單卡等相關政策説明,更有結對幫扶幹部與貧困戶共同簽訂的《脫貧摘帽承諾書》,其中有對照脫貧標準共同認定的未達標項目,商量擬定完成目標任務的相關措施。
今年開始,百色市創新開展了“五個一”脫貧攻堅工作機制,即:一封公開信、一個承諾、一張幫扶聯繫卡、一本幫扶手冊和一本貧困戶脫貧臺賬。做好貧困戶脫貧臺賬的“雙承諾、雙認定、雙確認”工作是其重要內容。
“貧困戶的脫貧指標包括‘八有一超’,即有穩固住房、有飲用水、有電用、有路通自然屯、有義務教育保障、有醫療保障、有電視看、有收入來源或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年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國家扶貧標準。”百色市扶貧辦主任乃尚權介紹説,“逐項認定,就是為了找準致貧的短板,集中力量突破解決。”
“比如,義務教育保障一項,驗收標準為適齡未成年人能接受義務教育,沒有因貧輟學學生,雙方認定有因貧輟學就必須打鉤,提出解決措施。只有‘靶向瞄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準扶貧。”乃尚權説。
同時,明確市、縣、鄉、村四級脫貧攻堅作戰挂圖清單,對照各項脫貧摘帽指標,將列出的差距清單、細化項目清單、制定責任清單、經費投入清單、公示推進清單、幫扶清單、督查清單等錄入數據平臺,建成精準脫貧數據庫。
“幫扶幹部與貧困戶雙方簽字確認,明確入戶時間與幫扶內容。再把這些數據及時反饋給各級指揮部,實時更新,一旦符合脫貧的標準,經過審核、公示等程式後,就可以對貧困戶認定脫貧銷號了。”乃尚權介紹説,在全國扶貧開發綜合改革試點縣田東縣,還專門邀請中國地質大學調研隊伍作為第三方,對脫貧成果進行評估,“保證真脫貧,脫真貧。”
産業扶貧保障有飯吃、有活幹——政府出資建基礎設施,引進公司帶動農戶,“捆綁式扶貧”確保一村一品
橋馬村位於石漠化地區,極度缺水,每人平均耕地少,過去各家各戶零星種植玉米,生計不保。
“要脫貧必須因地制宜,選擇自己能做的事情。”曾廣明説,“養殖業見效快,玉米秸稈又可以利用,政府出資建設基礎設施,引進有經驗的養殖公司負責管理、銷售和技術培訓,增強貧困戶的自主創業能力,讓他們乘上精準扶貧的‘動車’。”
位於橋馬村下巴屯的橋馬蛋雞養殖基地已經初具規模。56歲的趙福棉正熟練地操作著自動填料機,他已經在雞舍大棚裏工作了3個多月,每個月的收入可以達到3000元。而過去,因為夫妻倆腿腳不便,兒子又在百色職業學院上學,日子過得十分艱辛。
“像這樣一個棚可以幫扶4戶貧困戶,公司以記賬的形式給農戶提供雞苗、獸藥、疫苗、技術和飼料等費用,對淘汰雞和雞蛋實行保價回收,保證農戶每只雞可以獲得10-20元的收益。”廣西宏華公司田陽縣分公司經理陳志雄告訴記者,15棟蛋雞舍年産雞蛋1160噸,可以讓每個貧困戶年均增收約4萬元。
“這種‘公司+養殖戶’的捆綁式扶貧很有效果,貧困戶向信用社貸款5萬元,政府擔保並貼息,企業償還,貧困戶將貸款資金入股,不僅可以通過打工增加收入,年底還有一份分紅。”曾廣明説。
田東縣則在右江河谷一帶鄉鎮重點種植芒果、甘蔗、香蕉等,推廣“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戶”“公司+農戶”“農村産權+社會資本”等貧困村産業發展模式。
壯鄉河谷農業生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世松是當地種植芒果的“土專家”,他摘下一個已經成熟的玉文芒對記者説:“現在正是芒果成熟上市的時節,百色芒果賣到北京、上海還有海外,一點不愁賣,帶動了當地5000多戶人。”
李世松説,公司從貧困戶手裏收購芒果的價格比市場價高出1-1.5元,一級果的批發價通常每斤6-7元;如果自家不種芒果還可以到基地打工,一戶通常可以管理1000-2000株芒果樹,平均每株可以獲得凈利潤80元。靠著自家果園的芒果銷售,加上運輸、包裝、參與日常管理,芒果産業的脫貧致富效益日益凸顯。2015年,田東縣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9342元。
“像芒果一樣,今年內要實現每個貧困村都有1個以上特色優勢産業,讓貧困群眾有飯吃、有活幹。”田東縣扶貧辦主任劉德磊説,“越來越多的百色芒果正通過電商訂單賣出去,接下來也會對品牌、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就是要努力讓貧困戶跟著大戶、跟著企業學會技術,種更多的一級果品出來,真正脫貧致富。”
金融扶貧讓貧困戶有錢用
——結合授信對象,因地制宜,配合使用商業性與政策性貸款,為扶貧大業注入一股活水
越窮越貸不到款,越貸不到款越窮,這曾是在很多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的現象。在農民普遍缺少抵押物的情況下,金融扶貧如何實現?百色市的脫貧實踐給出了多種答案。
“貧困戶可申請5萬元以下、3年以內(含3年)的免抵押、免擔保、按基準利率財政全額貼息的信用貸款;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按扶持一戶貸款10萬元計算,貸款期限和貼息參照卡內戶貸款執行。”乃尚權介紹,百色市充分發揮扶貧、婦聯和信用聯社作用,加大小額信貸推進力度。目前,貧困戶的全面授信工作已經基本完成,8月初可以放貸。把信用變現錢,百色啟動貧困戶的全面授信抓住了金融扶貧的關鍵。
田陽縣根據自身發展,量體裁衣,當地農村商業銀行為每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貸款5萬元,最長可貸款3年,政府負責貼息;貧困戶再用所貸的5萬元入股到片區發展養殖、種植的龍頭企業,每個貧困戶每年可享受固定分紅5000元。目前,片區已有200多戶貧困戶向銀行辦理貸款手續,實際發放貸款123戶615萬元,分別入股大瑯山肉羊養殖項目和田陽縣嘉佳食品公司。
據統計,百色市在扶貧貸款當中開發“小農戶+小貸款+小保險”模式,創新推出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經累計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6083戶,累計11.08億元,辦理小額貸款保證保險22.52萬元,小額貸款人身保險3821.34萬元。
同時,百色市對今年計劃脫貧摘帽的249個貧困村,通過政策性金融“批發轉貸”的方式,結合資産性收益扶貧,每個村注入200萬元資金作為貧困群眾的産業發展啟動資金。
田陽縣通過縣國有企業恒茂集團那利公司組建平臺對接項目,整合各項目資金,在片區建設特色養殖項目的基礎設施,出租給有實力的企業到片區發展肉羊規模養殖。不僅如此,曾廣明介紹説:“我們還成立資金監督組,負責跟蹤吸納貧困戶入股的企業資金使用動態,確保資金不被挪作他用,並指導和監督企業按時給貧困戶分紅。”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