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渠縣打造貧困戶穩定增收長效機制

  • 發佈時間:2016-04-05 02:31:5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李傳君)四川渠縣建檔立卡貧困村130個,貧困戶超過14萬人。在扶貧開發工作中,渠縣制定了嚴格的考核制度,考核落後將實行嚴厲問責,甚至不摘“窮帽”就摘“官帽”。在高壓倒逼之下,相關部門、鄉鎮及幫扶幹部凝聚意志,加快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探索貧困戶“入股分紅”模式,打造貧困戶穩定增收長效機制。

  “每個季度分片區開一次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對每個村每一項進行現場測評,測評倒數第一的鄉鎮、幫扶部門主要領導、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要在大會上做檢討。”渠縣扶貧移民局局長張渠偉説,“對於年終考核倒數三位的鄉鎮主要領導、貧困村第一書記要嚴格問責,幫扶部門主要領導也要連帶問責。”

  “上面對我們嚴格考核,我們對自己必須更加嚴格的要求。”臨巴鎮黨委書記王偉軍説,“我們鎮黨委書記、鎮長、人大主席每人挂包一個貧困村,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將貧困戶分類劃歸到不同的産業片區內,要求所有幹部必須每天下村下戶,將任務完成與獎懲掛鉤。”

  有嚴格的考核制度,還要有切實有效的致富辦法。為建立貧困戶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近年來,渠縣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特色産業,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把貧困戶組織起來,把土地流轉出去,把利益聯結機制建立起來,利用産業發展基金、週轉金、貸款等,採取入股分紅、股權量化、託管、寄養等方式,促進貧困戶增收。

  臨巴鎮後河村支部書記黃一峰就是村裏的産業扶貧帶頭人。他牽頭成立了渠縣冠豐合力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在後河村流轉土地約800畝,農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佔五成。農民(含貧困戶)以資金入股的方式正在探索。

  在渠南鄉大山村,農民(含貧困戶)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參與村裏經營實體已經初露苗頭。兩家星級鄉村酒店一共吸納了31戶貧困戶入股參與,貧困戶以小額貸款和産業週轉金每戶投入5萬元左右到企業,前三年企業幫助還貸,貧困戶在企業義務做工,第四年起企業拿出10%的利潤給貧困戶分紅。

  另一種股份制模式則是貧困戶抱團成立合作社,根據各自資金投入量核定股份。目前全村有11戶抱團,通過小額貸款和産業週轉金建立起跑山雞養殖基地。趙興良是11戶之一,家有70多歲老母,妻子患有精神病,四個孩子有三個還在讀書,日子過得很拮據。“為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條件,我咬牙貸款5.8萬元,加入合作社跟大家一起養雞,有這麼多人關心幫扶,技術、防疫、管理及銷售等方面都不愁,我對這個養雞場很有信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