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娟
2016年5月11日,在“中國核桃、板栗之鄉”山東省費縣,一項政企攜手的戰略合作協議在此舉行,這項協議讓土地緊缺、“東接西接”的費縣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土地來生産更多更優質的核桃。
2016年6月中旬,湖南省漢壽縣的甲魚養殖大王宋成剛拿到了150萬元的貸款發放表,這筆貸款正好填補流轉540畝水塘所帶來的資金缺口,而從提交申請到最後同意發放貸款,只用了10個工作日。
2014年,萬里之遙的新疆昌吉州,因為一個“網際網路+”項目拉近了與外面的距離,使得長沙、福州等全國各地的人慕名到昌吉去“找地”。
山東費縣,湖南漢壽縣,新疆昌吉州……從東部到中部,再到西部,近年來,中國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呈現了驚人的變化。而如此變化的背後,緣于“兩雙手”的強力推動,土流網攜手地方政府合作建設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用“網際網路+”的創新手段構建土地流轉的全國版圖。
如今,土流網擁有根植于農村的萬名土地經紀人,3.4億畝土地在土流網上掛牌,截至目前已成交9700萬畝。
中部湖南漢壽縣重推政企金融合作——
創新“精確評估、風險共擔、快速處置”抵押貸款新模式
“為了擴大規模進行珍珠養殖,今年我流轉了540畝水塘,這次流轉土地光租金就要300多萬元,加上後續珍珠養殖的成本,目前我四處籌錢,可還是有10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宋成剛説他遇到了新煩惱。
不只是宋成剛,湖南許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遍存在這樣的新煩惱。在湖南,目前農戶小額信貸制度還比較健全,比較大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融資渠道也比較暢通,問題最突出的是現在發展比較快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寧願不要10萬元的無償補貼,也希望能幫助解決100萬元的貸款。”在宋成剛看來,財政直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規模化生産的巨大資金需求,他們更願意政府引進市場機制解決融資難。
政府如何與社會合作,雖然這不是一個新課題,但在實踐中依然面臨不少阻力。阻力主要集中表現在怎樣厘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去除對市場主體不合理限制。換句話説,就是政府該做什麼,企業能做什麼?這一點對農業生産領域顯得更加迫切。
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勢在必行。今年5月24日,農業部、財政部在聯合發出《關於做好2016年農業生産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指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市場機制可有效發揮作用的領域政府不介入,將財政資金主要用於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的關鍵和薄弱環節,實現農業生産全程社會化服務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的政策目標。
“土流網紮根于土地,服務於農民,因此,我們很多公益服務都是共用的、免費的,比如説海量有效的土地流轉資訊。在此基礎上,我們以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為平臺,政企優勢互補進行合作。相對而言,我們企業的優勢就是市場化服務,政府的優勢就是服務性管理。”土流網CEO伍勇説。
如此一來,作為企業的土流網與作為政府部門的漢壽縣找到合作服務的結合點。漢壽縣農經局副局長李娟説:“在農業生産全程社會化服務上,我們主要與土流網展開兩個環節的合作:除了在農村土地物權綜合服務方面政府採用‘政府購買企業服務’合作模式外,更多的是進行深層次的金融服務合作。”
據土流網主管政企共建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工作的負責人介紹:“金融服務合作項目採用政企合作模式,政府與土流網、金融機構、銀行三方共同承擔風險,為農民提供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綜合服務。”
農民有需求,政府就有需要。作為全國農業大縣,漢壽縣農經部門一直在探索創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漢壽縣通過引入土流網作為第三方機構評估土地價值,土流網結合被抵押土地的自身情況,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土地的精準價格。土流網出具評估報告後,由農戶、銀行、土地流轉中心、土流網四方對價格進行認定,最終確定土地價值。種養殖大戶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向商業銀行申請抵押貸款,商業銀行參考土流網評估的土地價值來決定貸款發放金額。
正是有了“金融服務合作”項目,宋成剛等許多農戶的貸款難問題迎刃而解。“這次土地的評估價格是300萬元,我申請的貸款金額是180萬元,如果按照銀行規定的50%來算,那麼這次能拿到的貸款就是150萬元左右。”宋成剛説,貸款下來後,這個資金缺口就剛好能被補上。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對於農民來説無疑是件好事,可是放款後如何規避風險?對此,中國郵儲銀行漢壽縣支行行長李軍介紹説:“一般時間上的逾期,銀行可以通過貸後管理催收來解決,一旦後期出現嚴重逾期,貸款風險變大,銀行就會啟動程式處置所抵押的土地經營權。”
這時候,作為第三方的土流網的合作優勢就真正凸顯出來了。為了降低銀行的壞賬風險,土流網還引入保險公司、擔保公司為農民提供擔保。一旦農民無法及時還款,保險公司或擔保公司將先行賠付,土流網則立即啟動被抵押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以保證償付。伍勇表示一旦發生不良貸款,土流網能做到“三個三”:即三分鐘發佈流轉資訊,三小時前往現場核實,最快三天完成土地流轉。
目前,在漢壽縣,郵儲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等都已經開始涉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共計發放貸款107筆。
東部山東費縣重推政企項目合作——
探索“部分外包服務、加速流轉進程”的新路徑
在政企共建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上,與漢壽縣重在“金融合作服務”模式有所不同,費縣採用的是“政府購買企業服務”合作模式,費縣農經部門將該縣農村土地流轉的線上線下綜合服務事項進行外包合作,交給土流網運營,這實質上屬於農村産權交易服務中的部分購買服務。
費縣是我國重要的板栗和核桃産地,近年來,費縣不斷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和特色主導産業,通過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推動全縣農業産業化快速發展,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單純依靠行政手段來調控土地流轉市場已不能滿足流轉主體的服務需求。因此,費縣農經局與當地土地流轉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聯手落地實施土地流轉項目。
合作中,費縣農經局作為政府部門將充分發揮其監督指導的職能,負責指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組織和監督農村土地流轉合同的簽訂、履行及檔案登記管理等。農經局的工作人員在流轉前期核實好經營權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根據農戶的申請頒發經營權證,將確權工作落實到位。
依託土流網的費縣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負責將本地的土地資訊等發佈到網路平臺上,打破區域限制,提高土地流轉效率,從而把土地租出去,將資金、項目引進來,拉動本地農業産業的發展。
費縣農經局局長楊青雲説:“網路平臺為土地流轉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渠道,同時也促進了土地流轉方式方法的完善。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土地流轉首先要保護好農戶、土地所有人的權益,政府相關部門的引導、監管、防控措施同時都要跟得上。”
“政府做管理、政策制定和基礎數據的事情;我們做服務、做交易,包括看地、現場拍照、做核實土地真實性的事情,雙方結合,加上網際網路,就把農村土地産權交易的閉環形成了。”在伍勇看來,這種政企合作模式不僅能提高土地流轉效果,還能有效緩解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需求與地方政府資金、資源等不匹配的問題,加速地區土地流轉市場化進程。
在這樣的推動下,費縣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不到10天就高效流轉了一宗150畝的山林地。
費縣薛莊鎮王林村村民范學勤,年近70的他不再適合長期上山勞作,種了600多棵板栗樹的果園找了半年多,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下家”。後來他兒子范長華將土地資訊發佈到土流網上,第二天,網站工作人員就打來電話到府了解情況。資訊通過審核不到3天,就先後來了4撥看地的客戶。
最後,范學勤和山東省日照市的劉玉和簽訂了流轉合同。“把地租給他,我不僅可以拿到24萬元的流轉費,而且後期在他農場幫忙管理板栗樹的話,一月還能拿到1200元的工資。以前即便通過熟人介紹,最高的租金也只有18萬元。”范學勤高興地説。
西部新疆昌吉州重推政企交易合作——
打造“政府購買服務、企業負責運營”的新樣本
在“政企共建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的推動下,許多地方選擇了“政府購買企業服務”合作模式,合作的範圍越來越大。
“通俗地説,費縣外包的是線上線下部分綜合服務項目,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外包的是農村産權交易所,屬於農村産權交易所業務全包服務。”土流網相關負責人介紹,昌吉州將奇臺縣農村産權交易所“外包”給土流網進行運作,前三年政府進行相關資金支援,當農村産權交易所可以正常運轉時,全部由土流網進行市場化運營。
這樣的合作順應了昌吉州發展的需求。昌吉州作為新疆農業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在推進土地流轉、農村産權交易等方面一直走在全疆前列。昌吉州7個縣市的農村産權交易所已經建成,而且交易所軟硬體設施都已經建設到位。
但在實踐中,建立好機構與提供好服務並不容易劃等號。昌吉州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局局長韓黎輝坦言:“雖然2015年全州7個縣市都把農村産權交易所建成了,但是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資源、資金匱乏,專業知識、行業規範欠缺等現實問題依然存在。”
而與土流網的合作正好讓這些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在韓黎輝看來,政企共建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符合國家政策,資訊比較靈活,而且運作機制相較于政府服務機構來説比較超前。因此,昌吉州將奇臺縣作為與土流網政企共建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的試點縣來加以推進。合作中,奇臺縣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接受農村産權交易所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監督、管理和領導,負責具體實施奇臺縣範圍內農村産權交易流轉、抵押融資等服務工作。具體提供的服務包括發佈交易資訊、開展農村産權評估、法律諮詢、培訓指導、委託管理、價格指導、投融資等。
這種“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合作模式,充分發揮了市場主體資源優勢和服務優勢,帶來了許多實實在在的變化。
資源方面,海量的資源讓流轉變得更便捷。奇臺縣流轉中心所使用的線上土地流轉資訊服務平臺——土流網,擁有87萬用戶和3.4億畝掛牌流轉交易的海量資源,這些資源與農村産權交易所互為共用,打破了土地流轉的區域限制。
服務方面,專業的服務讓交易變得更規範。奇臺縣流轉中心通過線上快速掌握客戶的土地流轉需求,線下專業團隊核實土地真實狀況,完善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管理機構服務功能,大大加強了土地流轉監管力度。而且流轉中心在現有土地大數據中心的基礎上,綜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準和土地産出等因素制定出土地流轉指導價格,能規範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租金定價,有效避免因價格産生的土地流轉糾紛。
産品方面,多樣的産品讓土地變得更有價值。奇臺縣是新疆的農業大縣,種植業優勢突出。當地流轉中心除了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流轉業務,通過出租、轉讓、轉包、互換、合作、入股等多種形式,推進土地向産業化、規模化經營集中外,還探索出了一條“土地金融”的新路子,用於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需求。目前,奇臺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宅基地使用權等都可以辦理權證進行抵押融資,作為向金融機構貸款的憑證。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