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鐘欣
蔚藍天空下涌動著金色麥浪,收穫的味道隨著暖風撲面而來。5月24日上午,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徐圩鄉,盛世興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尚躍已經帶著合作社社員們先行一步——在地頭備好水稻秧苗,準備旱改水的小範圍試水。
“現在的合作社如果再按傳統思維搞農業肯定不行了。我們合作社是以合作增收和建設生態高效農業為目標,不僅要增産,更要增效。”尚躍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合作社從去年以來調結構轉方式的很多新做法。
作為國家級示範社,盛世興農合作社的積極行動可謂蚌埠市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一個縮影。全市以現代生態農業産業化為抓手,聚焦規模化、組織化、綠色化、設施化、鏈條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和農産品市場競爭力,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爭走出一條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由增産到增效綠色生産理念深入人心
“我們合作社是良田、良種、良法、良制‘四良並進’,從去年以來開展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減肥減藥節水,增産增收增效。”尚躍告訴記者。
望著面前金燦燦的麥田,尚躍説:“今年我們種的是縣農委推薦的強筋小麥品種,畝産不會低於1100斤,比我們以前種的普通小麥每公斤能增收3毛錢。今年,我們把旱改水作為結構調整的核心內容,先改1500畝地種水稻,減少玉米種植。今年合作社還要建育秧工廠,準備把全鄉的旱改水都帶起來。”
徐圩鄉鄉長楊光告訴記者,全鄉已經做了發展旱改水的5年規劃。“以前小麥、玉米的種植方式佔99%,現在玉米不掙錢,水稻的畝均效益要比玉米高一倍。”而且,他對尚躍正在探索的稻田養鴨、稻田養魚模式非常感興趣。
“我已經訂好了宜興麻鴨的鴨苗和‘中科3號’鯽魚苗,今年要拿出100畝地試驗有機稻。每20畝地劃成一個小區,一畝地養12隻鴨,一個小區是240隻,100畝地就是1200隻,這都是根據承載量算好的數量。”尚躍似乎胸有成竹。
“你先做好示範,以後咱們鄉里推廣。”楊光對他説。
懷遠縣10萬畝小麥高産攻關示範片的核心區就在徐圩鄉。作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懷遠全面開展糧食綠色增産模式攻關,支援綠色增産技術推廣,力促化肥利用率和農藥利用率分別提高1個百分點,不斷提高糧食品質和品質安全水準,並深入開展小麥高産攻關、水稻産業提升、玉米振興計劃等糧食“三大行動”。
綠色增産首先是理念的改變。蚌埠全市把“綠色”內涵和要求貫穿于糧食增産模式攻關示範行動全過程,突出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高度重視安全投入品使用和物理技術、生物技術、資訊技術的綜合運用,達到節本與增效同步。
來自蚌埠市農林委的資訊顯示,目前,全市建立小麥、玉米、水稻綠色增産模式攻關示範面積9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5%,化肥使用量同比下降6.2%,化學農藥使用量同比下降7.8%。全市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去年,全市實現糧食總産286.6萬噸,同比增長4.02%,增幅居全省第二。
既要綠色增産,更要綠色增效。全市開展品牌建設示範行動,按照農業標準化、品牌化和産業化的理念,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産品,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因地制宜發展農産品地理標誌和有機農産品。以懷遠縣的80萬畝糯稻為核心,蚌埠正力推自己的品牌糧食縣走向全國。
科技創新催生秸稈迴圈利用
麥收時節又至,禁燒秸稈的宣傳車正穿梭在各麥區的鄉村。對此,蚌埠市農林委副主任李勇對記者説:“我們鼓勵科技創新,研究推廣了秸稈利用的不同模式,讓秸稈有去處,而不是一燒了之。”
安徽萊姆佳生物科技公司坐落在懷遠縣經濟開發區。經過3年研發,他們開發出能完全腐解作物秸稈的有機物料腐熟劑,通過了省級科技成果鑒定,並獲得農業部有機物料腐熟劑登記證。去年,在懷遠縣建立了兩個小麥秸稈肥料化利用示範基地,共投入300多萬元,處理秸稈7000多噸。
在光照充足的試驗大棚裏,萊姆佳公司副總經理王德生告訴記者:“小麥秸稈肥料化利用成本高、投入大、企業見效慢。要破解這個難題,必須延伸秸稈迴圈利用産業鏈,增加秸稈堆腐後産品的附加值。去年,我們研發出了利用腐熟秸稈生産有機雙孢菇技術,目前公司已實現有機雙孢菇小批量生産,生産雙孢菇的下腳料再生産有機肥;腐熟的秸稈還可作為基質、土壤修復劑的原材料,實現了秸稈綠色迴圈利用。”
今年,在蚌埠市農林委和懷遠縣的支援下,萊姆佳在懷遠縣建了3個秸稈綠色迴圈利用示範點,採用“企業+經紀人”模式常年進行秸稈處理,2016年計劃綜合利用約10萬畝耕地的秸稈。
蚌埠市農林委成立了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強力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去年,在全面落實中央農機購置補貼的基礎上,全市加大對大馬力拖拉機和秸稈粉碎機、打捆機等配套秸稈還田與離田專業機具疊加補貼力度,主推以全量粉碎還田為主,輔以能源化、飼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的“一主五輔”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模式。2015年,全市350萬噸各類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其中還田利用達65%以上。
一二三産業融合生態農業系統讓鄉村更美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優、調高、調精農業産業,推進種養結合、農牧結合、一二三産業融合,大力推進生態迴圈農業建設,是蚌埠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位於五河縣的現代牧業蚌埠牧場佔地面積3500畝,存欄奶牛4萬頭,日加工液態奶能力達600噸。現代牧業著眼于未來産業的發展趨勢,在五河縣展開了種養加一體化、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試點。
據現代牧業副總裁陳紅波介紹,秉持環保理念,蚌埠牧場建設了36.8萬立方米的糞污處理沼氣池設施。通過沼氣發電系統,綜合利用沼液、沼渣,並以沼氣技術為紐帶,將沼氣、養殖和種植技術進行優化組合,形成無污染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系統。
牧場周圍一望無際的綠色牧草,讓人們以為置身於塞外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這是秋實草業有限公司流轉周邊10萬畝土地種植的紫花苜蓿,草地上間或可見一個個沼液罐。秋實公司副總經理何志祥告訴記者,4年前剛流轉來的土地由於長期過量施肥板結很厲害,保水性也差,幾年來他們持續施用密閉系統處理過的沼液,土壤有機質明顯提升,苜蓿也長得越來越好。
10萬畝苜蓿保證了蚌埠牧場的飼草需求,牧場項目還帶動了周邊近5000戶農戶的5萬畝青貯種植,每年畝均增收150元以上。五河縣朱頂鎮大柳村的青貯種植大戶柳法忠,今年自己花10萬元在地裏立起了沼液罐。五河縣小溪鎮的小溪互利合作社索性購置了價格不菲的青貯收割機,決心長期與現代牧業合作。
在固鎮縣新馬橋鎮盧渡村,陽光禽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田恒光正通過大螢幕觀察一個個雞捨得實時狀況。2013年,固鎮縣開始實施億隻肉雞養殖産業化項目,田恒光是當時第一個報名參加的養雞專業戶。今天,他的合作社年出欄肉雞600萬隻,與台灣大成集團簽了長期訂單。在整潔的養殖小區內,田恒光説:“我們合作社的雙層鋼構雞舍節能環保。我們統一用大成供應的飼料,嚴格控制用藥,縣裏有專業防疫隊負責防疫,出欄的肉雞全程可追溯。雞舍採用一次性清糞,都由專業服務隊直接裝車運走,送去加工有機肥,我自己還流轉了100畝地種苗木,用來消化刷雞捨得廢水。雞場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
從零碎化到“一塊田”把選擇權交給農民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在懷遠縣徐圩鄉殷尚村,68歲的邵志敏指著不遠處那塊金色麥田説:“這19畝地都是我家的。不過以前我家的承包地一共有零零碎碎的9塊,這是前年我們村裏各家協商後抓鬮兒,才每家都換成了一塊地。”
2014年9月,由邵志敏、邵東洋等幾個農戶牽頭,殷尚村東邵組的35戶村民自發開展了換地並田嘗試,通過農戶協商、互換並塊、抓鬮兒分田,並預留好了溝渠路等公共用地。最終,東邵組村民以簽字摁手印的方式,將過去一家幾處的小田塊合併成大田塊,實現了一戶一塊大田。
“一塊田好種好收好管理。以前的小塊地大機械用不上,土地糾紛多,流轉起來也不方便。”邵志敏説。
“1992年實行第二輪土地承包,當時受水利設施、生産條件等限制,不同地塊産出差別較大。為公平起見,土地分成了三六九等,再分給農戶,好田差田家家有。一家幾塊田、十幾塊田很常見,幾分到一畝不等,十分零碎。”徐圩鄉經管站站長褚作新説。
“村民能自發互換並地,説明‘一塊田’經營模式是民心所向。”楊光説。看準了農民對小田並大田的迫切需求,去年以來,徐圩鄉牽住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牛鼻子”,大力引導農民把分散、零碎的耕地以互換並塊的方式依法流轉,探索出適度規模經營的“一塊田”經營模式。
去年6月,蚌埠市制定了《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鼓勵在農戶自願的前提下,採取互換並地實現“一塊田”承包經營,解決承包地分散、細碎化問題。明確對實施“一塊田”合併土地100畝以上的村,按照互換並地面積每畝100元的標準進行獎補。來自市農林委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共有12個村民小組實行“一塊田”經營,地塊由原來的3967塊並成908塊,總面積1.05萬畝。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全市55個鄉鎮各選擇一個村試點,並逐步推開。
在邵志敏家裏,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道墑溝一尺寬,我們全組463畝地有150多條墑溝。合併大田後,原先的田埂被推平,墑溝減到20多條。去除田埂和界溝後,一下子多出十幾畝地,村裏因此開出了5條路,大家都方便。”
邵東洋説:“‘一塊田’幫我們增收增效,政府的獎補資金修好了地裏的路、挖通了水渠,大機械進出方便,大雨天排水快,莊稼收成比以前更有保障了。”
“‘一戶一田’後,土地流轉更省事,一些種糧大戶紛紛找到府,每畝流轉價格比別的村高多了。”殷尚村村主任魏偉説。
在現代牧業辦公大廳裏鐫刻著這樣一段話:“有人看著過去做事,有人看著現在做事,我們要看著未來做事。”這種企業文化的訴求,似乎也能體現出蚌埠人面對深化農村改革的責任與擔當:改革不能等靠要,改革需要解放思想,改革更是實際行動。4200年前,大禹在這裡劈山導淮,召會諸侯,氣勢磅薄;今天,蚌埠人正以踏石留印的改革精神勇往直前,努力讓這裡的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讓這顆淮河岸邊的明珠更加璀璨奪目。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