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價格不親民購物不方便 便利店進社區卡在哪兒?

  • 發佈時間:2016-05-17 07:43: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孫傑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孫傑

  居民去哪兒買東西,總是很糾結:大超市、大賣場,東西全還便宜,但離家不近;小賣部,社區裏都有,但商品品質堪憂;時下在寫字樓、商圈日漸流行的便利店,卻總被居民們“拒之門外”。

  最新數據顯示,北京的便利店指數從全國倒數第二上升至全國排名第五。但是,與商圈、寫字樓便利店扎堆兒的情況不同,深入社區的便利店依然不多。截至去年底,北京便利店總數2783家,按照去年常住人口2170萬計算,平均每7797人才擁有一家便利店。這樣的數字,與便利店發達的日本、中國台灣相比,仍相去甚遠、發展緩慢。

  便利店進社區,究竟卡在了哪?

  探訪 十幾分鐘就一個客人

  受電商衝擊,前些年曾風光一時的超市大賣場零售放緩。店面不大、講究商品陳列、注重購物體驗的“小而美”便利店,卻備受熱捧。

  日前發佈的《2016年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顯示,北京市內的便利店增速達到23.5%,國內外便利店品牌都躍躍欲試,搶佔各大商圈的有利位置。隨著7·11、羅森、全家、物美、全時、好鄰居等國內外品牌扎堆兒在京城擴軍,各大商圈也上演了便利店品牌的貼身肉搏戰。

  這些便利店的生存狀況如何?記者進行了探訪。

  “生意太火了,幾乎就沒斷過客流。”市民李女士在東單附近上班,去年單位附近開了一家全家便利店,簡潔的裝修風格,精緻的商品陳列,令人耳目一新,這家便利店的人氣很快積聚起來,其盈利能力自然不俗。記者了解到,以北京目前的消費水準,分佈在各大商圈的便利店,即使營業一般,日均流水也能達到7000元左右,某品牌朝陽門店日均流水甚至達到6萬元。

  但與生意火爆的商圈便利店相比,那些紮根社區的便利店就顯得不那麼受寵了。

  記者日前來到地鐵10號線豐臺站的三環新城社區,在距地鐵站約100米遠的範圍內,道路兩旁的底商分佈著全時、鄰家和豈止等3個品牌便利店。離這些便利店不遠,還有兩家中型超市。

  這些便利店店面多在100平方米左右,店內陳列的商品大同小異,主要是飲料、速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有些便利店還提供洗衣、繳費、複印等服務。

  與商圈裏忙碌的便利店相比,這幾家社區便利店的客流量普遍不是很大。有時隔十幾分鐘,才有一位顧客到店裏買瓶奶茶、買包紙巾,或是附近居民帶孩子來買包小零食。

  全時便利店方面解釋稱,由於門店是24小時營業,可能有些時段客流量不是很大,但門店日均客流量也在500人以上。

  旁邊的雲上城豈止便利店,是一家深圳連鎖便利店品牌,去年下半年來此開設北京第一家店。“這一塊兒就有幾家便利店,競爭當然很激烈。”店老闆告訴記者,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流水也就4000多元,“刨除店面租金、人工成本和水電費,幾乎賠本兒。”

  儘管發展前景被一致看好,但這塊可口的蛋糕,想吃到嘴裏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一些便利店就是在虧本經營。

  問因 “小而美”難打動大媽

  便利店為何會在商圈和社區,遭遇冰火兩重天?

  價格自然是首當其衝的原因。

  “價格比超市要貴一些,如果不等著用,我不會來這兒買東西。”家住三環新城小區的丁阿姨到社區邊的一家便利店買了一瓶水,價格比在賣場裏貴了大約5角錢。

  社區便利店看似來到了社區和居民身邊,但其比賣場更高的價格,卻讓很多消費者難以親近。

  而商圈附近的便利店,消費者則是另一種姿態。上班快遲到了,趕緊到便利店買個麵包;中午休息時,再溜達過去買盒酸奶。“價格是要貴一些,但這時想喝酸奶了,即使貴了1塊錢,一般也不那麼在乎。”市民李女士如是説。

  正是這些價格敏感度低的消費者,他們積少成多的消費,才把商圈、寫字樓內一個個便利店“捧紅”。

  還有消費習慣。

  與商圈便利店的客流相比,社區便利店的客流差異很明顯。商圈裏年輕的上班族多一些,但社區裏更多的是已退休或居家的大爺大媽,從消費習慣看,他們對商品價格就更敏感一些。“這幾天需要的生活用品,都去超市一下子採購了。價格便宜,也不費事兒。要是都在便利店買,算下來貴不少。”説起不去便利店的原因,一位家庭主婦表示。

  而且就目前看來,讓便利店降價似乎也不現實。

  “社區便利店每天客流量多時也就幾百人,哪能跟大賣場比,如果要按賣場的價格賣,肯定會賠更多。”物美便利店管理部總經理董崗表示。據他介紹,目前物美在北京共有140家便利店,其中有30多家分佈在社區,這些社區便利店日均流水約4000元。

  “以前開的老網點還能賺點,現在再去開新網點,肯定是賠錢。”董崗直言,越來越貴的房租支出,是開設社區便利店難以承受的。

  此外,便利店並沒有想像中的便利,或許也是一個原因。

  涂女士家樓下有一個夫妻店,雖然“顏值”不太高,可從早到晚人流不息,店裏的水果蔬菜活魚肉蛋一應俱全,雖然價格比超市貴了一些,但由於産品非常新鮮,很多人買時根本就不問價錢。“可能那些便利店離我們還是太遠了。便利店就是做懶人經濟的,得出小區再過馬路溜達一會才到,有那工夫不如網上買了。”她説。

  出路 搭載多種服務將成趨勢

  另外,還有很多因素在制約著社區便利店的發展。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便利店委員會總幹事王洪濤分析認為,北京便利店少,跟居民消費習慣也有關。北方商場文化比較發達,比起小店,消費者更願意到大賣場消費。氣候因素也讓北方城市便利店營業時間明顯短于南方城市。此外,由於北京的馬路、街道都太寬,小街小巷比較少,也不利於便利店發展。

  那麼,在商圈寫字樓大火的便利店,來到社區後是不是要換個模樣?

  在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看來,如果社區便利店仍單純依靠商品零售,將會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這也是目前眾多社區便利店發展遇到難題的原因之一。

  “比如快餐速食、老年餐桌、生鮮配送,甚至包括洗衣、快遞收發等服務,也應當成為便利店搭載的內容。”賴陽認為,如果便利店能搭載更多元化的服務,也就會增加便利店的收益點。

  這方面,其實已有一些便利店品牌開始探索。

  比如全時便利店就稱,針對社區居民,他們要打造“服務站”概念,消費者在店內不僅可以繳納水費、電費、燃氣費,還可以享受全時鮮花和綠色直供果蔬等等服務,社區門店還專門準備了打氣筒、工具箱、急救包等生活工具。

  不過針對搭載服務,不少業內人士稱,目前對便利店的政策扶持仍有待加強,“給予資金補貼是一方面,另外還要在政策上松鬆綁。”王洪濤建議,“比如社區便利店所要搭載的各項服務功能,分屬不同的監管部門,這就需要找不同部門分頭辦理,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便利店拓展服務的積極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