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沙特新部長為何沒燒“三把火”

  • 發佈時間:2016-05-15 21:30:3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高超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8日,剛剛走馬上任的沙特能源、工業和礦産資源部部長哈立德·法利赫發表聲明稱:“沙特將繼續發揮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作用,強化其作為世界最可靠能源供應國的地位。”

  聲明被認為是這位新部長確保沙特石油大國地位的“誓言”。一些機構分析稱,法利赫既然聲明將延續沙特當前“穩定”的石油政策,則可以判定沙特會使原油産量維持在紀錄高點附近。至此,有關沙特政府部門調整可能使其在能源政策方面出現變化的傳言不攻自破。受其影響,國際油價在連漲4日之後,于5月9日出現回落。截至當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22美元,收于每桶43.44美元,跌幅為2.73%。7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74美元,收于每桶43.63美元,跌幅為3.84%。

  新官上任竟然沒有“三把火”,法利赫的做法多少讓人有些不解。但只要稍稍留意沙特國內的形勢,其中的答案就不言自明瞭。

  5月7日,沙特國王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發佈命令,宣佈大規模政府部門調整和人事任命,其中,石油和礦産資源部改組為能源、工業和礦産資源部,由法利赫接已經80歲高齡的阿裏·納伊米出任這一部門“掌門人”。

  自1995年以來,納伊米一直擔任沙特石油部長。其間,國際油價保持在高位,沙特財大氣粗。可現在油價暴跌,沙特的政府預算遭遇大規模赤字,不得不勒緊腰帶。一位新部長的出現顯得正是時候。可以説,納伊米的出局與他主張的政策關係不大,更多的反射出沙特改革計劃的需要。

  上個月,沙特公佈了名為“沙特2030願景”的長期經濟藍圖,旨在提高本國應對油價巨幅波動的抵禦能力,助推沙特進入國家轉型的新階段以及實現沙特經濟多樣化。這被認為是在油價低迷的情況下沙特加速經濟轉型的“路線圖”。

  國際油價自2014年達到高點後開始暴跌,目前徘徊在每桶40美元左右,跌幅約為66%。此輪國際油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供需不平衡:一方面,由於國際經濟復蘇乏力,各國對石油等能源需求減少;另一方面,以沙特為代表的石油輸出國並不願意控制産量,而是希望憑藉其價格優勢,壓縮美國頁巖油商等成本較高的産油商退出市場,結果導致國際石油市場的供需嚴重失衡。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其財政收入接近80%來自於石油産業。沙特財政部網站公佈的數據顯示,沙特2015年國民收入79%來自石油出口。油價大跌使沙特收入銳減。2015年末,沙特國王批准2016年財政預算案,2016年收入預期為1368億美元,開支預期為2239億美元,赤字高達870億美元。從2014年底至今年2月份,沙特已經耗費了1400億美元的資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在去年警告稱,沙特可能最終會沒錢花。IMF認為,沙特財政要實現預算平衡,需要油價上漲至每桶106美元,而沙特幾乎沒給油價連續5年維持在每桶50美元這種情況準備足夠的財政緩衝。

  在此條件下,沙特的經濟改革勢必加速。能源部長的更換被認為是為“沙特2030願景”鋪路。按照這一願景,沙特將減少對石油貿易的依賴;對外投資增加至2萬億美元以上;失業率降至7%;電信、機場等國有企業私有化;將私營部門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提高至65%。根據該計劃,沙特將出售沙特阿美5%的股份,把籌得的資金注入一個規模逾2萬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用於在世界各地進行投資。它將成為規模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是挪威8700億美元石油基金規模的兩倍多。

  當然,所有改革都需要時間,沙特政府的宏大改革計劃也需要逐步實施。將於6月2日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下一次政策會議就在眼前,維持産量讓油價保持在低位,以便限制市場需求向頁巖油等其他燃料轉移,同時刺激經濟轉變,這才是法利赫這位新部長需要做的,也是沙特長久利益所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