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船舶海工租賃:各方期待更多利好政策落地

  • 發佈時間:2016-05-14 07:55:00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在東疆從事船舶海工融資租賃業務的總部型租賃數量已達25家左右,截至2015年末,累計交付國際航運船舶80艘,海上工作平臺8個。未來,各方也在期待東疆在稅收、融資渠道等方面給予租賃更多的支援與優惠。

  船舶租賃的資金來源會否增加外匯儲備一項是船舶租賃從業者們所關心的。專家表示,希望儘快有一些案例或是細則出臺,方便行業參照使用,增強自身參與國際航運資本、資源分配的能力。

  在備受關注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金融支援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金改30條”)中,除支援京津冀協同發展外,作為凸顯天津特色與産業優勢之一,促進融資租賃業發展也被囊括其中,這對提升天津自貿區的吸引力、輻射力和帶動力發揮了重要的政策支援作用。

  政策助力融資租賃大發展

  在租賃領域,不論是在政策突破方面,還是業務創新方面,天津一直以來都走在了的全國前列。而此次的“金改30條”中,在租賃公司拓寬投融資渠道、便利業務、放寬資金運營等領域在政策上實現了進一步突破。

  “金改30條”中允許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收取外幣租金,在境外開立人民幣賬戶用於跨境人民幣租賃業務以及在一定限額內同名賬戶的人民幣資金自由劃轉;支援自貿試驗區內租賃公司利用國家外匯儲備,開展飛機、新型船舶、海洋工程結構物和大型成套進口設備等租賃業務等。國家外匯局濱海中心支局副局長張利勇表示,在“金改30條”中共有12條涉及融資租賃方面的政策,已有7條政策落地或是部分落地。

  據悉,“金改30條”中目前尚未落實的內容包括自貿試驗區內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按規定向境外同業跨境拆出短期人民幣資金、實行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自貿試驗區內租賃公司實行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探索建立與自貿試驗區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等內容。

  據張利勇介紹,目前在天津東疆實行的經營型租賃收取外幣租金業務,境內以外匯的形式支付售後回租、售後價款以及租賃公司優質租賃資産打包進行境外融資業務已經推廣至全國開始試點。“從目前統計的數字,整個濱海新區有60家企業開展了經營性租賃收取外幣租金的業務,金額達到了3.5億美元。”張利勇説。據了解,目前,在天津東疆註冊的租賃公司中,已有3成公司積極參與開展經營性租賃收取外幣租金的業務並對有關合同進行了修訂。

  國內首單使用外幣支付租賃設備價款的境內售後回租業務是招銀租賃完成的,合同金額為兩億多美元。招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航運部高級經理趙洋表示,業務的開展,一方面解決了承租人可能存在的資金錯配的問題;另一方面以外幣的形式也可以幫助客戶和承租人盤活現有資産。

  船舶海工租賃崛起

  可以説,船舶、海工平臺等融資租賃業務,國際化是其一大特點。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航運部副總經理陸震冬表示,交銀租賃目前70%的航運金融業務是國際業務,其中主要涉及了大型集裝箱船的金融租賃項目。而在工銀租賃的航運業務中,其境外業務比例也達到了75%,是所有業務種類中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業務。

  一般來説,船舶融資有四種渠道,即通過私募基金或是抵押貸款融資,還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發債進行融資,另外就是融資租賃模式。

  中民國際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何敏認為,從全球航運融資市場來看,傳統的歐洲融資渠道日益萎縮,船舶融資競爭日益激烈,貸款人也更加挑剔。儘管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銀行抵押貸款目前仍是船舶融資的主要渠道,從歐洲市場的數據來看,其份額仍佔到了70%。

  近年來,私募基金正逐步成為我國船舶融資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我國也相繼設立了船舶産業投資基金、上海航運産業基金、浙江航運産業基金等。

  除私募基金外,作為新興的融資模式,融資租賃行業也在迅速崛起,而受到航運業衰退的影響,在船舶市場低迷、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對於從事航運業務的租賃公司而言,需慎重選擇可靠的客戶以及租賃船型,特別是在新型船型的選擇上。

  “船舶的跌價幅度很多都超乎大家的想像和預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更依賴客戶的能力和實力,慎重的選擇客戶。”何敏表示,“此外,對於市場前景比較好的船型,盈利性相對穩定、二手市場也比較活躍、流通性比較強的船型會更受青睞。”

  東疆期待更多政策傾斜

  “一帶一路”戰略的確立以及自貿區中相關政策的逐步落地,為租賃公司開展航運租賃業務提供了縱深發展的有利契機,業內對於船舶租賃的未來發展都抱有較強的信心。

  趙洋表示,全球化融資時代下租賃公司關注兩個方面,一是客戶信用,二是資産。“我們‘走出去’面對更多的境外海事或者是航運機構,對於資産方面也有更多的選擇。”正如藍鯤海洋資本執行事務合夥人單軍所言,“未來幾年,趁著海事進入低迷週期,我們要緊盯市場,用好政策,抓住發展機遇。”

  以融資租賃為優勢産業的天津自貿區依託政策紅利“先行先試”,已成為國內航運租賃聚合地。多單船舶、海工平臺租賃業務落地在天津東疆。東疆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忠東表示,“國家對東疆保稅港區在海事金融和航運中心建設方面給予了高度重視。2011年國務院批復51號文件,明確提出東疆要建成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同時明確東疆進行國際船舶登記制度試點、國際航運石油政策試點以及航運金融試點和租賃業務試點。”

  目前,在東疆從事船舶海工融資租賃業務的總部型租賃數量已達25家左右。截至2015年末,累計交付國際航運船舶80艘,海上工作平臺8個。未來,各方也在期待東疆在稅收、融資渠道等方面給予租賃更多的支援與優惠。

  船舶租賃的資金來源會否增加外匯儲備一項是船舶租賃從業者們所關心的。陸震冬表示,希望儘快有一些案例或是細則出臺,方便行業參照使用,增強自身參與國際航運資本、資源分配的能力。

  中國銀行天津分行貿易金融部副總經理趙晶表示,“金改30條”中還有幾點尚未落地,“希望更好的把這些政策落地成細則,方便操作,把企業的需求落到實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