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理財平臺陷漩渦 “變相背書”銀行是否需擔責?

  • 發佈時間:2016-05-14 07:54:1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吳海飛  責任編輯:張明江

  又一家上海平臺陷兌付風波。5月9日,炳恒集團發佈“致投資人書”公告,指出“近期受社會輿論關於P2P存在高風險的影響,使眾多客戶對P2P行業失去信心,出現大批量贖回的情況,導致我司資金兌付出現緊張”。這是繼大大集團、金鹿財行、中晉集團等線下理財門店出現兌付問題後,上海又一家線下理財平臺陷入風波。而炳恒投放廣告的銀行是否需擔責,也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炳恒集團承認兌付資金緊張

  在《致投資人書》中,炳恒集團除了承認資金兌付出現緊張,已暫停一切提前贖回和兌付之外,並表示“目前正與實際借款人協商還款方案,將盡最大的努力來保證對投資客戶的還款。”聲明稱,“據初步統計,集團涉及的債權總量、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目前可以覆蓋投資者的本金,但須經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的第三方機構評估審核,各項工作將立即開展,評估完成後將第一時間公佈資産明細”。炳恒集團表示,將於5月20日之前成立工作小組,負責處理各項專門事項。另據報道,5月11日下午,在炳恒集團召開的客戶説明會上,炳恒集團總裁蘇國美在現場稱,目前已向有關部門備案,並重申所有投資人本金不受損,已經成立工作小組。

  公司官網顯示,炳恒集團分別在金融服務、漁業養殖、文化教育、醫療器械、國際貿易、房産物業、高新科技七大領域佈局,在上海、南京、無錫、蘇州、杭州有佈局,上海設立5個分部,杭州、蘇州、無錫、南京各設立1個分部,總部設立在上海黃浦區。據了解,炳恒集團旗下雖然也有P2P平臺“恒有錢”,但主要資金來自線下理財門店而非P2P平臺。

  在銀行大手筆投廣告成焦點

  與以往的問題平臺相比,此次出事的炳恒集團因在銀行網點大手筆投放廣告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之一。據其官網介紹,2015年,江蘇地區700多個銀行營業大廳的滾動螢幕,同步迴圈播放炳恒集團宣傳廣告。有網友發佈的圖片顯示,炳恒集團曾在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的營業網點投放廣告。

  除了通過金融機構投廣告“變相背書”之外,與很多理財平臺類似,炳恒集團也熱衷找娛樂明星站臺。從公開資料看,2016年初,炳恒贊助了東方衛視的節目《金星秀》,此前還曾多次贊助娛樂圈活動,包括:2015年7月華誼ELLE之夜;2015年3月《2015姜昆相聲巡演-上海站》等。此外,在炳恒2016年年會上,演員陳坤和潘長江發去視頻祝福,楊洪基、周傳雄、陳志朋等明星嘉賓到現場表演。2015年的年會,姜昆、師勝傑、楊洪基、蔡明、菅韌姿、秦嵐等20多位演藝界人士都發去了祝福。

  銀行是否需擔責?

  有不少分析認為,炳恒集團在銀行營業廳投放廣告增強了投資者對其信任感,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投資者,或可追究相關銀行機構責任。

  但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律師謝良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最新的《廣告法》,除了危及生命健康的廣告發佈方需承擔連帶責任外,其他商品或服務一般由廣告主自己承擔責任,“除非證明廣告經營、發佈或代言的人明知有虛假”。“具體到本案來看,如果投資者有證據證明投放的廣告是涉嫌虛假的,一般也只能由炳恒集團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銀行一般不承擔責任”,謝良表示,“除非證明銀行明知或應知是虛假廣告,或者銀行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繫方式才承擔連帶責任。”

  不過,此前監管部門早已意識到各種網際網路金融廣告的問題。4月13日,工商總局等17個部委更是出臺有關網際網路金融廣告的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將會同金融監管部門,抓緊制定金融廣告發佈的市場準入清單,研究制定禁止發佈的負面清單和已發設立的金融廣告發佈事前審查制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