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培育創新型城市發展新動能

  • 發佈時間:2016-05-12 05:52:1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驅動作為引領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戰略。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是實施創新驅動的重要戰略支撐點,創新型城市作為依靠科技、知識、人才、體制、文化等創新要素驅動發展的城市,在創新驅動中具有引領作用。集聚創新型城市發展動能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應當注重全方位內容創新、全員化主體參與、全要素資源集聚、全過程創新管理,充分發揮城市在實施創新驅動中的核心帶動作用,充分釋放創新型城市的集聚效應、擴散效應,最終推進創新驅動戰略由點到面實施,讓創新型城市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的重要支撐點。

  一是推動各類創新同頻共振。推進城市全方位創新,要從供給側入手,以科技創新作為創新的核心、關鍵,推動創新由科技創新向制度創新、理論創新、文化創新延伸。一方面,要以科技創新作為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核心動力。要科學確定城市科技創新主導方向,適應智慧化、網路化、綠色化、個性化等趨勢,注重城市産業的科技支撐、城市治理的科技支撐、城市民生的科技支撐,注重與中央科技政策的銜接與層次差異、注重與其他城市科技發展的互補與錯位發展,正確研判科技創新體系中能形成自身優勢的地方所在,注重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共性技術、基礎研究的同時,應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資本化、産業化、市場化;要科學調度城市創新資源配置,注重資源與人才的結合,讓科學家掌握更多知識創新資源,讓工程師掌握更多技術創新資源,讓創業家掌握更多産業創新資源,根據資源配置可能確定“能做”的有市場價值的科技創新所在,提高科技創新推動的有效性;要科學部署城市創新重要戰略,科學選擇科技創新不同領域“跟跑”“並跑”“領跑”戰略,完善城市科技服務體系,強化城市科技創新服務,根據科技戰略提供精準服務、定制服務,力爭在核心關鍵技術上求突破,實現動力切換、保持速度領先。另一方面,要推動思想、制度、文化領域創新與科技創新協同。要以思想解放為先導促進理論創新,以理論創新促進人們思想解放、創意激發,以新型理念培育新業態、新産業、新市場;要以現代治理為指引促進制度創新,實現市場、政府、社會的共治中的制度創新,為其他創新活動提供制度支援,特別注重制度創新。在創新型城市建設中,各個城市要善於根據各自城市創新內容的優勢彰顯城市創新個性,勾勒科技創新型城市、工業創新型城市、服務創新型城市或文化創新型城市的獨特風景。

  二是集聚創新主體創新動能。創新型城市注重創新主體多層次、全員性參與,注重企業、園區、城市主體創造力的激發:首先,強化企業在創新驅動中的主體作用,發揮大型企業創新骨幹作用,激發中小企業主動創新精神。促進企業建立內部支撐創新的制度和技術體系,特別注重培育平臺運作科技服務企業,發揮平臺運作科技服務企業的作用,鼓勵、驅動企業集聚創新人才、加大研發投入、建立研發中心、創新研發方法、提高創新頻度,開展創新活動提高創新活躍程度。其次,強化園區主體在創新驅動中的重要地位,打造科技創新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器。鼓勵各類科技産業園區注重創新平臺的建設,建立産業科技創新中心、産業創新基地,著眼資本對接、創業培訓、創業交流、項目路演,促進各種創新整合,促進産學研融合,在技術研發與管理創新的交叉融合中助推突破性創新,在多學科協同中促進重大整合創新項目落地開花結果。再次,強化城市政府在創新驅動中的引領作用,推進城市創新設施完備、創新制度改革、創新生態優化。要完備城市創新設施,注重創新開放度,集中城市內外資源,對接現代城市建設標準完備城市科技創新設施,按照智慧製造發展、智慧城市建設要求,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雲平臺技術升級科技服務業,為科技創新創業提供定制服務,包括創新決策支援、産學研政合作、創新團隊建設、智慧財産權分享、創業項目融資、智慧軟體開發、市場開拓支援等;要變革城市創新制度,推進審批制度創新,構建公開透明的國家科研資源管理和項目評價機制,完善風險投資機制為科技與經濟融合提供媒介,促進智慧財産權保護、流轉與使用;要優化城市創新生態,注重營造有助創新轉化的社會氛圍,注重創新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傳播,促成創新知識、文化的産生與傳播,最終讓創新為經濟社會轉結構增動力。

  三是著眼全要素資源集聚,實現創新資源集聚效應。創新發生在創新資源更集中的地方,創新型城市建設要依據全要素理論促進創新要素在城市的富集,讓發展不僅僅依靠資源、勞動力、資本投入驅動,更重要的是依靠科技因素、管理要素的驅動,實現全要素的創新驅動,讓一切資源、勞動、資本、技術、人才、體制、文化的活力競相迸發。當前,實現全要素的創新驅動:一方面,要盤活要素存量。創新型城市要堅決推動供給側改革,面對土地等要素資源的稀缺,要通過“騰籠換鳥”讓稀缺要素由低效率的市場主體流向高效率的市場主體,在盤活要素中去過剩産能、補創新短板。另一方面,要集聚要素增量。以人才要素集聚帶動其他要素集聚,培養創新團隊,推動項目實施,補齊創新“短板”,提升創新型城市的人才集聚度、提升人才對創新的貢獻度;注重其他關鍵要素集聚,注重提高科技投入效率、要素使用效益,特別注重重大創新工程要素、智慧製造要素資源、大數據要素資源、網際網路+要素資源集聚,推進顛覆性技術突破,推進智慧製造發展、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讓科技創新要素與管理創新要素在創新驅動中釋放巨大能量。全要素集聚中,特別要注重圍繞創新鏈與産業鏈的融合進行要素集聚,變分散、個體創新為族群、協同的規模創新,無論是企業、園區、城市的創新平臺,要依託平臺集聚主體、集聚資源,從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到産品創新、行銷創新,從企業組織創新、産業組織創新到園區治理創新、城市治理創新,從市場規則創新到城市文化創新,圍繞創新鏈條的各個環節形成創新“族群”,面向創新發生“臨界”促進創新積澱,最終實現“族群”創新的“聚變”。

  四是著眼全過程創新管理,實施創新流程管理創新。從創新投入、創新過程、創新結果管理各個環節強化創新管理,以全過程的創新管理實現科技投入産出的最大化。首先,注重投入創新。集中資源實施重大科技工程、重大産業工程,整合大規模資源投入重大項目,構建城市創新驅動的戰略支撐點;基於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城市政府可以用“研發準備金”等創新做法吸引民間投資,推動企業、社會加大研發投入;注重建立與經濟週期相應的科技投入機制,在經濟高漲時注重加大研發基金的提取比例,經濟低迷時以這種積累作為創新型企業“危”中求“機”的支援。其次,注重創新過程管理。注重科學決策,堅持創新決策的市場導向,發揮市場對研發方向、技術路線、資源配置、組織構架的導向作用;注重鏈式管理,從研發、中試、試産、孵化、生産、推廣,以智慧財産權為核心,運用眾創、眾籌、眾扶、眾包等新型創新手段,促進創新生成轉化快捷化、高通量運作;注重規範運作,注重創新過程中通用技術標準的設定,避免研發過程缺少遵循帶來的挫折,推進精緻化、標準化的過程管理;注重問題導向,圍繞簡政放權、公平競爭、環境營造、成果分配、經費使用、人才流動、協同創新、分享經濟等難點、痛點問題,科學施策、有效治理。再次,注重創新結果管理。堅持目標導向,注重指標設定,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園區、創新型城市的評價,要從技術導向轉向市場導向,兼顧經濟指標與社會指標,從創造價值的角度來綜合評價,而不是從單純的技術角度進行評價;充分考慮城市創新驅動的地方化特色,在績效管理中給予城市創新個性指標以適當的權重;構建創新創業容錯機制,構建機制為科技創業失敗者再創業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援助;要善於運用績效問責實施目標導向,以責任落實倒逼創新驅動目標導向管理取得實效。

  (作者單位:中共泰州市委黨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