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網際網路+”推動經濟創新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5-12 05:52: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促進網際網路深度廣泛應用,帶動生産模式和組織方式變革,形成網路化、智慧化、服務化、協同化的産業發展新形態。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也正發生深刻的變革,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在各産業中的滲透融合,促進各領域技術進步管理模式創新,優化經濟運作模式和增長方式,推動經濟發展走上創新驅動的軌道。

  一、“網際網路+”已經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

  近年來,全國“網際網路+”風起雲湧,網際網路日益與諸多行業、領域、業態融合,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結構優化的新動力。

  其一,創造新産業。一方面,基於網際網路基礎上的新的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從製造業的智慧製造到流通領域的電商,再到金融領域的眾籌,還有網上醫療、網上打車、網上餐飲等各種服務業新行業。另一方面,催生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大發展。“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不僅推動了網際網路與現代製造業、生産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還推動了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創新和新一代IT、DT産業的發展,使新老産業相互促進競相發展,極大地改變著我國經濟的面貌。

  其二,打造新業態。在“網際網路+”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網際網路+”傳統行業更側重採用網際網路技術創新來驅動生産和變革流通。此外,“網際網路+”向改造生産、産業協同縱深方向發展。在改造生産方面,調整生産管理經營,利用網際網路“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改造自身體制來適應網際網路經營的需要。在産業協同方面,企業通過在供應鏈上的網際網路化,逐步實現産業協同。

  其三,增加新需求。比如,激發“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轉變固有思維,使得消費需求多樣化、個性化、複雜化。而且,網際網路逐漸與日常生活相融合,使得供給與需求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網際網路+”的去仲介化,讓供給直接對接消費者需求,也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其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一方面,“網際網路+”改進了傳統行業,如工業製造業、傳統服務業的生産(服務)方式、組織形態和思維理念,拓寬了産品(服務)的銷售渠道,最大程度釋放了生産力,使其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還影響著政府的決策手段和決策方式。如在“數字城市”等資訊化手段支援下,政府可以更準確地通過大數據發現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從而保障決策的科學性、及時性和有效性,推動經濟穩步增長和結構不斷優化。

  其五,創造就業新空間。一是“網際網路+”創造的新産業、新業態日益成為新增就業的“吸納器”。二是由“網際網路+”而帶來的各類産業的公開化、網路化、資訊化、大眾化,顛覆了眾多傳統行業的商業和經營模式,降低了創業的門檻。在大量初創企業的支援下,“網際網路+”的服務業吸納了大量剩餘和新增勞動力,有利於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二、推動“網際網路+”發展的對策建議

  近年來,我國在網際網路技術、産業、應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已具備加快推進“網際網路+”發展的堅實基礎,但也存在基礎設施水準有待提高、網際網路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亟待提升、傳統企業運用網際網路的意識和能力不足、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管等問題,亟待加以解決。為加快推動網際網路與各領域深入融合和創新發展,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鼓勵網際網路企業為“網際網路+”環境搭建開放的平臺。在“網際網路+”環境下,所有行業都會被網際網路改變,但網際網路進入各行業有著不同的進入方式,網際網路在改變傳統行業之前自身必須做出轉變。當各種企業積極擁抱網際網路時,一是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應搭建開放的平臺,以便多方能夠在此平臺上深度協作、利益共用,打造産業生産系統,給傳統企業發展提供突破“瓶頸”的各種資源。二是網際網路企業還要對行業需求進行定位分析,從而不斷完善平臺的功能。三是網際網路企業要遵照共用經濟模式,在核心價值和制度層面建立起極致誠信,為“網際網路+”創建共贏的局面,穩定經濟的增長。

  第二,引導“網際網路+”傳統行業向縱深方向發展。“網際網路+”傳統行業應側重採用網際網路技術創新來驅動生産和變革流通,實現人、物品、流程與數據通過網際網路結合為一體,促使傳統行業的轉型。同時,“網際網路+”應向改造生産、産業協同縱深方向發展。在改造生産方面,調整生産管理經營,利用網際網路“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改造自身體制來適應網際網路經營的需要。在産業協同方面,企業通過在供應鏈上的網際網路化,逐步實現産業協同,企業可以圍繞自身業務形成自己的生態,或者融入網際網路生態中。

  第三,通過“網際網路+”帶動區域間協調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應面向資訊服務高端領域發展,一是採用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模式,如貴州建立雲計算中心,向全國提供雲計算、雲存儲和寬頻資源等服務;通過投資建設數據中心,大大提升貴州大數據相關産業的規模,有利於培養人才,完成大數據産業體系。二是加大西部地區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如重慶開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提高了重慶電子商務類企業的網路行銷競爭力,有助於中西部地區吸引集聚新興産業,推動區域間協調發展。三是通過“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實施大力發展網際網路平臺、物流配送等多功能、多服務、多業態為一體的現代化電子商務集聚地,以網際網路優質的服務平臺帶動傳統實體市場經營實現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