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分享經濟為發展注入新動力

  • 發佈時間:2016-05-12 05:52:1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分享經濟是通過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實現社會閒置資源合理充分利用,也是資訊革命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新經濟形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分享經濟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援分享經濟發展。分享經濟不僅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理念和新引擎,更是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謀求國際社會未來競爭制高點,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大戰略舉措。分享經濟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第一,分享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其一,分享經濟是全球經濟的新亮點。在全球經濟低迷之時,分享經濟一枝獨秀。全球分享經濟的領軍企業美國的UBER和Airbnb,中國的電子商務,最近幾年均呈現了爆髮式增長,並帶動快遞等行業的蓬勃發展,引發了分享經濟模式在房屋租賃、交通出行、家政、酒店、餐飲等多個領域的創業潮。其二,分享經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分享經濟依託網際網路技術,能有效減少供給和需求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在去産能、去庫存和降成本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我國將是下一階段體量最大、最受關注的市場,分享經濟給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新動力,也必將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極。國家資訊中心發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分享經濟規模約為1.95萬億元,參與分享經濟活動人數已經超過5億人;預計未來五年分享經濟年均增長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佔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其三,分享經濟是“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同時進行的革命。在“供給側”,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可以實現社會大量閒置的資金、土地、技術和時間有效供給,解決當前我國資源緊張和大量閒置浪費並存的現象。在“需求側”,分享經濟則能有效匹配消費者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滿足需求。消費者節省了大量的“搜尋成本”,能及時了解其他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真實評價,提高了整個社會消費者的福利水準。

  第二,分享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新理念。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等“五大發展理念”,發展分享經濟是重要舉措。其一,創新發展是分享經濟的根本動力。比如,當前分享經濟的領頭羊優步、空中民宿和滴滴快的等公司,無一例外是網際網路高科技公司。這些公司均搭建了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能精確地動態匹配閒置資源的供需雙方,實現閒置資源使用權交易。另一方面,資源提供者可以用私家車或家中閒置房間獲取收益。上述模式,為住宿、出行等傳統行業存在已久的供求難題提出解決方案,打破了傳統規則。本質上則是源於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其二,綠色發展是分享經濟的重要特徵。分享經濟是一種新的生産方式,能有效減少投入和節約成本,實現消費模式從“扔掉型”轉變為“再利用型”,通過社會存量資産調整實現産品和服務的合理分配和資源及商品最大程度的利用。從全社會看,分享經濟增加了有效供給,節約了資源,保護了環境,將有效推動綠色發展。其三,協調發展是分享經濟的內在要求。分享經濟強調人人參與,網際網路平臺打破了地域、城鄉、國別、性別等限制,對參與人平等開放。不管你身處富裕的沿海地區,還是在沿邊落後地區,只要有條件接入網際網路,分享平臺對所有符合規則的人都是平等的。網際網路的公平接入特性使得分享經濟能有效地縮小城鄉差距,就業和提供商品及服務的門檻降低了,邊遠和落後地區也能有同樣的機會參與,減少了機會不平等。其四,開放發展是分享經濟的基本理念。唯有開放,分享經濟才更加具有生命力。網際網路、智慧終端和物聯網的發展使得任何人和物都具備了互聯的條件。分享經濟與傳統經濟相比,開放度大大提升,通過開放不斷降低成本,持續創新,促進快速增長。此外,共用發展是分享經濟的落腳點。分享經濟使所有參與人共用財富,實現人人參與、人人分享的目標。

  第三,分享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一方面,網際網路普及是分享經濟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網際網路+”是分享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網際網路與産業的深度融合、在社會生活和政務服務等領域的深度應用是分享經濟發展的土壤。圍繞“網際網路+”,政府在推動電子商務、大數據雲計算、智慧製造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著力推動網際網路與相關産業(領域)的深度融合。在“網際網路+”新環境下,從網際網路、物聯網到人聯網必將有力促進分享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發展分享經濟需要新舉措。

  一是更新理念、創新監管。分享經濟是大眾參與的商業模式,政府的監管對象龐大並有一定的虛擬性,監管內容快速增長,需要及時調整監管和治理模式。市場監管部門要積極地適應新常態,解放思想,轉變監管理念,塑造網際網路監管思維,發揮大眾評價、企業治理、行業自律等多方作用,建立多方協同治理機制。比如,創新監管方式,利用大數據技術等加強監督檢查和違規處置,建立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培育專業的信用服務公司,構建用戶信用評級系統,將分享經濟中的誠信者和欺詐者納入目錄,並對信用極差的個人或企業進行披露。

  二是擁抱創新、趨利避害。分享經濟是大勢所趨。政府首先要鼓勵創新,不僅要營造企業創新發展的環境,更需要創新治理方式來適應分享經濟發展的要求。作為市場監管者,要科學認識新生事物,最大限度地保護創新;同時也要堅守監管的底線,將人民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三是完善法規、保障發展。在分享經濟模式下,現有法律和規範存在模糊邊界,相關的保險、稅收、勞動法等法律法規也不盡符合分享經濟發展要求。應及時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並對網路平臺和專業從事分享經濟的仲介公司加強監管。加強商品和服務提供者的資質審查,調整分享經濟模式下的財稅政策,規範交易行為,保護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可考慮有針對性地對民辦分享設施建設進行財政補貼。 (執筆:張影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