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超八成行業涉足醫藥生物 部分並購方式存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5-09 14:39:4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潘雯
近兩年249家上市公司參與並購 超4成“跨界”涉及兩市8成行業 9成公司盈利股價卻普遍低迷 業內稱部分並購方式存在風險
生物醫藥“肥肉” 小散“悠著吃”
A股上市公司中源協和,原本寄希望於通過並購上海柯萊遜進入幹細胞醫療服務領域,進而實現産業鏈整合與擴張。然而上海柯萊遜近期陷入一系列醫療危機事件,使得這場並購成為懸念。從百度競價排名到醫院科室外包,再到醫療資本化,醫療服務産業鏈中潛藏的弊端一一曝光。
在資本市場上,準備吃醫藥生物這塊“肥肉”的A股上市公司並非僅有中源協和一家。《法制晚報》記者統計發現,從2015年1月至今,共有249家A股上市公司參與了513例並購醫藥生物企業的案例,並購總規模達2414.73億元。
在這些參與並購的上市公司中,有43.8%為“跨行業”並購,涉及兩市85%的行業。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參與並購的上市公司普遍盈利,但它們中超半數股價並未隨之大漲。業內分析認為,部分並購方式存在風險,投資者需多加注意。
數據 兩市超八成行業 “觸角”伸向醫藥生物
記者統計發現,從2015年至今,參與醫藥生物企業同行業並購的上市公司共有140家,佔比為56.2%。
此外,跨行業並購醫藥生物企業的109家A股上市公司,共涉及23個行業,而申萬一級行業總共有28個。這意味著,兩市已有85%的行業把“觸角”伸到了醫藥生物領域。
具體來看,在跨行業並購中,化工行業表現最為“活躍”,共有21家上市公司並購了醫藥生物企業,包括永太科技、西隴科學、赤天化等。
緊隨其後的是農林牧漁行業,有19家上市公司參與了醫藥生物企業並購。
此外,房地産、電腦、食品飲料等行業,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並購。
上市公司吃下“肥肉” 股價卻未見大漲
上市公司財報顯示,2015年參與並購的200家公司中有186家盈利,佔比高達93%,其中超6成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此外,今年參與醫藥生物領域並購的111家上市公司中,一季度有98家公司盈利,佔比達88.3%,其中超7成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
儘管吃入了醫藥生物這塊“肥肉”,今年以來,參與醫藥生物企業並購的上市公司股價卻普遍低迷。法晚記者統計發現,剔除停牌股票,2016年以來,有55.6%的公司股價處於下跌狀態。尤其是跨行業並購的上市公司,股價下跌趨勢更為明顯,佔比超過6成。
觀點 投資者應“忽略”利潤 多關注並購方式
“中源協和並購上海柯萊遜,這是典型的行業內並購。此舉可以讓公司擴大産業鏈,並成為這個行業的龍頭。”大同證券分析師張誠表示,目前行業內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以後,除了是對公司上下游産業鏈的一種延伸,也會增強現金流動性,並帶動公司的凈利潤大幅增加。
“對於非本行業的上市公司並購,主要是通過跨界收購的方式進入跨界行業,通過持續的並購讓公司做大做強。”張誠分析稱,並購對於股價的影響是長期的,而非一時的。此外,股價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並購未必一定會令股價大漲。
張誠同時提醒,中源協和通過設立産業並購基金來收購上海柯萊遜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風險,“通過設立産業並購基金的方式並購,對上市公司來説,可以實現靈活的市值管理,利用資金杠桿減少並購資訊不對稱的風險,但是這種方法也會存在內幕交易、利益輸送和資訊披露不規範等問題。”
張誠建議投資者,應多關注上市公司的並購方式是否存在問題,而不是並購後的利潤會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