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劉易辰:願做青年致富“領頭雁”

  • 發佈時間:2016-05-09 01:30: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告別城市的喧囂,把青春的汗水澆灌到黑土地上,在劉易辰心中,廣袤無垠的黑土地和綠油油的農田,一直有他的根。

  2010年7月,剛剛結束兩年支教生活,劉易辰從佳木斯大學畢業,作為“三支一扶”考核優秀的大學生,成為佳木斯市東風區建國鎮建國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學的東西在農村可不見得有用!細皮嫩肉的能種好莊稼地嗎?”村民們的質疑和懷疑,一度讓劉易辰十分惶恐,失落和無助壓在他的心頭。

  是灰溜溜地卷鋪蓋走人,還是做出一番事業讓村民信服,劉易辰選擇了後者。他從走家串戶開始,深入到田間地頭,從家長裏短到鄉村發展,從鄰里糾紛到幹群關係,從家庭收入到惠民政策……慢慢的,“細皮嫩肉”的大學生“村官”,變成了鄉里鄉親的知心人,劉易辰用堅實的腳步,壘起了村民的信任。

  2012年,佳木斯市召開大學生“村官”會議,“支援村官創業帶領農民致富增收”的會議精神,讓劉易辰受到啟發。

  他開始著手建設了一片蔬菜大棚,然而,當年春天的一場大風無情地卷走了棚膜,幾乎也撕碎了他創業的豪情壯志。接著他又開始香瓜種植項目,可是市場受到了外來香瓜的衝擊,價格持續走低,成本回收成了泡影。

  劉易辰冷靜了下來,找到失敗的原因:盲目上項目,先期調查少,光有一腔熱情,卻沒有專業知識!在調查分析市場行情後,最終他選擇了投入成本少、市場風險小、技術簡單易學的菇娘種植作為自己的創業項目。

  除了通過書本、網際網路自學種植技術外,他還想方設法邀請到郊區菇娘種植大戶和他一起創業。這次,他種植的2畝菇娘上市後凈賺1.1萬元,每畝收益達到5500元。

  創業初見成效,劉易辰又開始想著鄉親們的事了。他開始把目光放在了組織化生産、集約化經營上。2013年,他和10名種植大戶共同成立了果蔬專業合作社,並吸引有創業願望的農村青年加入。由於走優質高端商品路線,所有果蔬都是按標準種植,加上用心的包裝,儘管價格比普通果蔬高出幾倍,但市場銷售還是供不應求。

  經過多次市場調查,劉易辰發現,有機食品價格走俏,而資源又十分匱乏。2015年,果蔬合作社與一家水稻合作社聯合開發綠色、有機水稻種植項目。

  “去年我們合作社銷售額已經超過了800萬元,許多鄉親的錢包也跟著‘鼓’了!”劉易辰説。

  為發揮品牌效益帶動農民致富,劉易辰又開始探索“合作社+農戶+網際網路”這一新模式。

  憑著良好的信譽、過硬的産品品質、完善的銷售體系和優質的售後服務,合作社成了架在農民、農産品和網際網路市場間的橋梁,形成了“合作社圍著市場轉,農民圍著合作社幹”的産業化發展格局。

  如今,合作社擁有産品供應散戶千余戶,多個農業生態基地和採摘園區,直接帶動當地千余人就業,劉易辰也因此被稱為青年致富“領頭雁”。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合作社走上正軌後,劉易辰開始幫助和指導有創業意願的青年創業。

  “有些人做項目都是看人家掙錢,馬上就做,就算跟風也要有創造性的模倣;不能一味等、靠、要,更不能空想……”他經常會站在創業者的角度,幫助他們思考創業思路,對項目提出建議。

  “我願意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其他人,讓創業者少走些彎路。”劉易辰説。(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