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科技投資“聽風者”
- 發佈時間:2016-05-09 01:30:4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學教室般的場地內,一張或者幾張桌子就是一家充滿創新生命力的新興科技公司,這是記者在北京“創客總部”看到的一幕,五一假期絲毫沒有沖淡這個知名眾創空間裏的忙碌氣氛。
李建軍就坐在大廳內的一角,一張桌子,和每一個懷揣夢想的創業者一樣。但他和周圍的年輕人又不同,作為這裡的創始人之一,他要輔導幫助那些早期創業者。有人半開玩笑説他是“天使投資人界的專家”,“經常出鏡的偶像級人物”,“創業者中的創業者”。在記者看來,這位“老司機”憑藉多年積累的投資和創業經驗,在雙創的號角聲裏,敏銳地捕捉著任何一個有可能到來的創業“風口”。
“這是投資人的眼光問題”
今年是VR、AR的爆發之年,很多科技創業項目都會主動“靠近”這個熱度最高的技術。
李建軍認為,可穿戴設備與AR增強現實是智慧硬體發展的必然趨勢,相關技術的發展將使更多傳統行業向著網際網路與智慧化轉型。其實這是李建軍在2014與2015年考慮的問題,那時他就開始了智慧硬體相關領域的佈局。
“那時的項目做得認真,估值也沒有那麼高。”但投資需要勇氣,以牛視科技為例,這家專門基於行業深度定制的智慧AR方案的初創公司,雖然技術被認定為國際領先,“央視都上過幾次”,仍鮮有投資人問津。李建軍一直判斷2017年是人工智慧的爆發點,所以毅然決定佈局,今年“風口”來了,牛視科技很快就進入下一輪。
另一個例子是“微跑小蛙”,在“風口”來臨之前,這款可穿戴體感遊戲機也很難找到投資,但現在大量遊戲需要和AR結合,人們發現它可以成為增強現實的入口,而且可以産品化,技術也過硬,擁有十余項國內外專利,所以現在迅速壯大。
“這是投資人的眼光問題。”李建軍説,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總是不斷變化,“風口”亦不斷變化,這就造成大量創業者不斷追風。但趨勢只有在將起未起的時候才有意義,而且有不可預測性,當所有人都覺得那是趨勢時,説明為時已晚。無論創業還是投資,要做“內在有價值”的東西,潮流和趨勢可以參考,卻不能盲目靠近。“如今VR、AR火了,越來越多的人進來了,泡沫大了,我們反而該謹慎了。”
下一個“風口”會是什麼?李建軍沒有給記者特別詳細的答案,但他透露已經投了不少網際網路教育的項目,“這是一個穩定慢熱不斷往前發展的行業。”
“移動醫療,‘風口’還沒有來。”但李建軍已經投入了足夠多的關注,表示創客總部可能會開展關於移動醫療的創業營。
“眾創空間不能泛泛化發展”
伴隨著“雙創”潮,各類眾創空間、創業咖啡激增。有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已有眾創空間1.6萬家。可今年初深圳某孵化器倒閉,引發了不少唱衰聲。
孵化器變成了包租公?創業咖啡涼了?李建軍並不這麼看。
李建軍一開始就看到了很多“二房東”或其他模式下眾創空間的癥結。因此,在與合夥人成立創客總部時,他們提出的是“孵化+投資”的模式。
在外界看來,李建軍和同伴更像是一個做早期項目的投資公司。“早期項目的特點就是不確定因素大、成活率低、風險大。所以我們要提供足夠的服務,保證其存活率,快速進入下一輪。”李建軍説,“有了投資的屬性就能算清賬。項目投資如果成功,後期收益是很可觀的。”
因此,李建軍做孵化器“心態就會很平和”——不必掐著指頭算房租租金,不用偏離本心,而是想方設法“讓扶植項目儘快成熟,儘快提高估值,儘快成為獨角獸項目。”從這個角度看,李建軍認為孵化空間目前不是太多了,而是大量缺乏,“當然這種模式,只針對早期項目有效果”。
2013年底至今,創客總部已孵化超過280家企業,其中119家企業拿到融資,總融資規模超過6億。2015年李建軍投出了超過30個項目,這些項目是和他的投資團隊在超過6000個項目中篩選出來的。
“眾創空間一定要有自己的優勢,不能泛泛化發展。”李建軍表示正在打造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教育類的專業垂直化的孵化空間,“未來的行業要細分聚焦,未來的眾創空間相應的也是細分聚焦,如果要服務中小創業者,尤其是早期創業者,垂直化可以凸顯服務的特徵和價值,當然還要市場化運作。”
“項目從方向和團隊來看”
李建軍有一個微信公眾號,專門分享自己對於創業和投融資的解讀。他曾“製造”過一篇突破“10萬+”的文章,講述卻不是創業,而是他的跑馬拉松的分享。熟悉李建軍的人都知道他熱衷於跑步,他認為創業和跑步有一點是相似的,那就是需要堅持。
這幾天適逢電影《大唐玄奘》上映,有趣的是,李建軍與合夥人萌生做創業服務的想法,也是在一次有關玄奘之路的徒步活動中,後來他們用玄奘之路的路線圖作為創客總部的標誌。
李建軍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攻讀MBA,見過20世紀90年代的網際網路泡沫,創業者和投資人的身份他也都經歷過。他覺得自己的優勢在於整個産業鏈裏從早期天使,到VC、PE、IPO,他都幹過。所以他可以“從後往前看”,幫助創業者判斷一個項目未來趨勢是什麼,處在産業鏈的什麼節點,最終是一個並購項目或是真正走到最後。
“專注于早期天使投資,很有挑戰意義。”李建軍説做後期投資都是看數據説話,做好財務分析、市場分析,差不多可以算出來投多少錢能掙多少錢,而現在的情況是,聽完兩個人拿著幾張紙講的故事,就要決定投不投。
當然,實際工作過程不是那麼“戲劇性”,這需要一套詳盡嚴格的規程。“投項目從兩個方向來看,方向和團隊,方向大致是網際網路教育、人工智慧、移動醫療、消費升級和電商。”
“而看團隊,第一要看有沒有老大,其作用在早期項目中尤為重要,他要告訴大家方向在哪兒、帶領團隊前進、並且最後拍板,這個老大也是團隊的組建者,並且會講故事。”李建軍告訴記者,第二要看磨合程度怎麼樣,第三看團隊有沒有短板,團隊能力是不是互補,第四要看細節,年齡和性格方面是否相差太大,即溝通不能出問題。“方向和團隊都沒問題了,我們就會有專人去了解一些詳細情況,比如信譽度怎麼樣,以前是不是連續創業等。”
“有一個項目叫蛻變盒子,做的是青少年的女性內衣。一個來自北大的90後女孩,輟學後做的創業項目,現在已經融完了下一輪了。這不是她第一次創業。我們聊了不到15分鐘,我就確定投了,直到簽協議的時候,她連公司都沒有註冊完成,創下了我們投資最快的紀錄。”李建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