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陸源污染入海致近海赤潮頻發

  • 發佈時間:2016-05-09 00:29: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幾天,廣東惠州市惠東縣漁民郭建雄發現,他經常出海捕魚的紅海灣有點“怪”。“白天海水是粉紅的,一到晚上,那些區域的海水又變成幽藍色了。很奇怪也很好看,一些外地遊客還過來拍照。”郭建雄説。

  造成海水顏色異常的是惠州海域近年來罕見的赤潮現象。今年1月以來,不僅惠州海域,廣東珠海、深圳和汕尾海域也相繼出現規模不等的赤潮。專家表示,陸源的污染隨江河入海,是造成赤潮的重要原因,有毒有害赤潮可釀成重大水産損失。

  近海現罕見赤潮

  陳德志乘坐的快艇在風浪中疾馳在廣東南部的紅海灣海域。“瞧,船尾的浪花顏色異常,像茶水一樣,停船。”陳德志和幾名同事隨即將YSI水質分析儀探頭投入海水中,記錄海水PH值、溶解氧等數據,並對海水取樣。

  從今年2月18日開始至今,惠州海域出現了近年來罕見的階段性赤潮。第一個階段的赤潮持續到2月29日,赤潮面積最大時達到140平方公里,之後赤潮消退。但從3月4日開始,第二波赤潮又在惠州的大亞灣、紅海灣出現,並持續到現在。4月27日,惠州大亞灣海域仍有總面積約0.815平方公里的赤潮帶。

  “此次赤潮出現時間之早、分佈範圍之廣、情況之反覆,近年來罕見。”陳德志説。作為惠州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站長,兩個月以來他已多次到赤潮區域實地監測水質。

  記者日前在惠州市南部的雙月灣看到,一條面積約四五平方公里的帶狀赤潮在灣口綿延,赤潮帶呈淺紅褐色,和周圍海水的分界並不十分清晰。

  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赤潮的顏色並不一定全部是紅色,而是取決於赤潮的優勢種,本次惠州海域共監測到了紅色赤潮藻、中肋骨條藻和夜光藻三個優勢種。

  “赤潮是一種在世界範圍內都經常出現的海洋生態現象。”聯合國政府間海委會赤潮專家組委員呂頌輝説,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會引起水體變色,産生赤潮。

  今年1月4日至13日,珠海美麗灣對開海域及珠海漁女至情侶南路對開海域出現面積最大約7000平方米的赤潮。這些赤道帶呈條狀或斑塊狀分佈,白天呈粉紅色,濃度高時還呈血紅色,夜間同一地點則出現藍色熒光。經珠海市海洋農漁和水務局檢測確認,此次出現的赤潮由夜光藻導致。

  此後,深圳大鵬灣、汕尾紅海灣等地也相繼出現過類似景象。赤潮專家介紹,與上述區域不同的是,此次惠州海域出現的赤潮優勢種以紅色赤潮藻為主,該藻類赤潮自20世紀90年代末在珠江口附近發現以來,尚未發生過災害現象。

  有毒有害赤潮釀成重大水産損失

  罕見赤潮引起廣東省海洋漁業部門高度關注,惠州市相繼啟動了赤潮災害II級和III級應急響應,廣東省多名赤潮專家到惠州海域進行實地分析研判。

  赤潮專家研判認為,本次赤潮過程中的三類優勢種藻類均為無毒。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自2月18日至今的連續監測結果顯示,所有站位海水常規水質指標檢測結果無異常,也未收到因赤潮導致的魚類死亡報告。惠州市有關部門共布設採樣站位869個,採集水溫、pH、溶解氧、鹽度數據2784個,監測數據顯示海水無機氮、無機磷指標均為一類海水水質標準。

  “需要緊密防範的是有毒赤潮和有害赤潮。”呂頌輝説,有毒赤潮會産生貝類毒素,通過海洋食物鏈造成魚類等海洋生物死亡;有害赤潮是指赤潮藻本身不帶毒素,但一旦大規模密聚會降解水中的氧氣,導致魚類等窒息死亡。

  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我國渤海灣、浙江、福建、廣東等海域發生過多次赤潮,一些赤潮導致魚類大量死亡,造成水産養殖損失。

  “廣東海域赤潮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8年,那次米氏凱倫藻赤潮造成廣東和香港兩地的漁業損失約4.5億元。”謝學東説。

  國家海洋局南海環境監測中心總工程師董艷紅説,赤潮成因複雜,在國際也是研究難題。除了現代化工農業發展導致廢水入海引起富營養化的人類活動之外,赤潮與海洋緯度、季節、洋流、海域的封閉程度等自然因素密切相關。“目前,赤潮專家正就惠州海域赤潮數據進行分析,尚未得出定論。”

  從去年9月開始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是造成惠州海域罕見赤潮的重要誘因之一。董艷紅説,海水溫度的升高必然導致海洋微生物的繁殖條件更好。部分赤潮專家介紹,從近十多年的數據來看,氣候異常的年份,一般赤潮發生次數就比較多。

  國家海洋局召開的2016年海洋災害形勢會商會也預測,考慮到厄爾尼諾事件、歷史統計和海洋環境等因素,今年災害性海浪和赤潮災害的發生次數均多於2015年。在赤潮災害方面,預計影響我國近海的赤潮次數為45次~56次,較2015年的35次偏多。其中,東部沿海赤潮發生次數明顯偏多,主要發生在浙江、福建中部至北部和長江口附近海域。

  應加大對入海陸源污染治理

  4月27日,惠州大亞灣海域仍有總面積約0.815平方公里的赤潮帶。“受強降雨、氣溫、風浪和近岸往復流等因素影響,赤潮面積會不斷變化。”謝學東説。

  “人類活動會帶來陸源污染隨江河入海,這是造成赤潮的重要原因。”呂頌輝説,渤海灣、長江口和珠江口等區域是我國赤潮多發區域,城市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隨江河入海,氮、磷等營養鹽類增加,造成海域富營養化,為赤潮創造了條件。

  國家海洋局日前發佈的《2015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5年我國海域共計發現赤潮35次,累計面積2809平方公里,分別較上年減少21次和4481平方公里。

  儘管赤潮災害有所減少,但上述公報同時顯示中國陸源入海污染仍居高不下,監測的77條主要河流攜帶入海的污染物總量約1750萬噸;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品質總體較差,88%的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不能滿足所在海洋功能區環境品質要求。

  相關專家表示,應加大對入海陸源污染治理,從源頭上防範赤潮災害。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惠州市加強陸源污染管控,2015年投入10億多元開展清水治污工程,開展河涌污染整治、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和鎮級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工程建設。

  應對赤潮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當前跨區域的赤潮規範監測和資訊共用機制尚待加強。董艷紅説,此次惠州海域赤潮持續過程中,深圳和汕尾海域也都出現過赤潮,雖然水域相連,但各市相關職能部門的監測方式不統一、資訊共用不太充分。

  “‘各掃門前雪’的監測體制不適用於應對赤潮等海洋生態現象,以嚴格手段對赤潮進行摸底式監測和研究勢在必行。”呂頌輝説,應加強省級統籌,實現赤潮跨區域信互通共用,協調一致應對赤潮現象。

  “赤潮就像藍色大海裏的‘紅燈’,警示我們應保護海洋環境,減少污染物入海排放。”謝學東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