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格力:用創新引領未來

  • 發佈時間:2016-05-05 22:30:2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家電製造等傳統領域邁向縱深,在智慧裝備製造等新興領域不斷開疆拓土……打造核心技術成為格力跨界發展並屢收碩果的“不二法則”。在眾多企業仍在向國際先進技術水準艱難進發之時,格力已將13項國際領先技術收入囊中,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在創造市場需求。

  當眾多企業還在為如何改革創新、提升競爭力而困惑時,格力早已將視線投向了精深發展和多元化發展目標:無論是其老行當家電産業,還是新涉足的智慧裝備領域。

  位於珠海的格力總部生産車間內機械轟鳴,但在幾百平方米的車間裏,穿梭在高大的精密儀器間的工人只有十多位,這已經成為格力工廠的常態:高度自動化。眾多充滿節奏感的舞動著的機械手臂上,烙刻的也是格力的品牌標誌。這些細節無不顯示著格力雄心勃勃的下一個目標:生産自主研發的模具和智慧裝備並將這些産品銷售到國外市場。

  生命力源自核心技術

  在市場需求不足、製造業面臨重重困難的大背景下,格力的業績卻好得驚人:2015年利潤率達12%左右,納稅額150億元。這一切正源自格力的自主創新。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認為,在2000年以前的10年中,格力所做的工作與大多數企業一樣——貼牌生産。在2000年後的10年裏,格力雖然有了專利技術,但是技術含量並不高。“在這之前,格力靠的是以質取勝,直到2011年以後才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

  董明珠所説的核心技術是格力的研發團隊針對其支柱産業空調所獲得的一系列專利技術,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突破了傳統空調無法在極冷極熱環境中使用的“雙級變頻壓縮機技術”。“普通單級壓縮機空調的製冷和制熱極限溫度是-20℃和43℃,再低或再高就停機了,而格力的雙級變頻空調能夠達到-30℃和54℃。”在珠海總部大樓的展覽大廳中,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陳自立笑著介紹道。

  現在,格力仍然在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格力的智慧裝備並不僅僅是自主研發智慧機器人和智慧化的自動生産線,還有打造智慧環保家電。目前最新的空調技術是‘冰蓄冷’,在電力負荷低、電價低的夜間啟動空調主機制冰,將冷量以冰的方式存儲起來,在電力負荷高、電價高的白天通過融冰將夜間存儲的冷量釋放出來,能夠節約大量用電成本。”陳自立説。

  説起來簡單,其中的技術含量卻極高,這項“高效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冰蓄冷雙工況機組”被評定達到“國際領先”技術水準。這項技術的含金量是多少呢?相比之下,高下立現——“國際領先”技術是原創技術,而“國際先進”技術則並非原創。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準已經讓大多數企業為之自豪了,擁有“國際領先”技術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其難度可見一斑。而如此難以開發的“國際領先”技術,格力擁有13項。

  制度支撐創新

  不僅是空調,格力在智慧家電製造領域也邁出了堅定的步伐。-5℃不結冰的晶弘冰箱“顛覆”了消費者的常識;以電磁技術三維立體加熱的大松電飯煲蒸出了比日本電飯煲口感更好的米飯;利用空氣壓縮技術實現加熱的空氣能熱水器……甚至在醫療領域,格力獨家研發的分子擊斷技術半小時就能夠殺滅98%以上的病毒。

  在董明珠看來,“創新不僅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更能創造市場需求,挖掘消費者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

  如今,格力已累計申請專利20738項,其中發明專利6811項,生産出20個大類、400個系列、12700多種規格的産品,遠銷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用戶量超過3億。

  在業界有著“黃埔軍校”之稱的格力,被“挖”走的技術人才不計其數。但在董明珠看來,很多技術人才失去了格力提供的創新環境和便利,也就失去了被挖走的價值,“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董明珠的自信源自於格力的一項對研發全力支援的制度:無上限研發投入。事實上,格力在技術研發和設備上的投入早已無法用數字來計算了。

  研發速度快才能更快地更新産品,這與強大的實驗能力分不開。現在格力用於研發商用空調群落系統的實驗室就有700多間,連美國同業協會在參觀格力實驗室時都驚嘆:格力焓差數據實驗室的數量全球居首。

  緊盯智慧裝備製造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談智慧製造,但並非用一部手機把家用電器都連在一起就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製造。”董明珠説。對製造企業而言,生産線上的核心技術和智慧化更重要。

  隨著産品的升級,格力對零部件的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但關鍵設備仍然要靠大量進口。“那個時候我就在想,都知道格力是做空調的,但是如果支撐空調製造的後臺的東西我們不能掌握,企業就無法走得長遠,更談不上是創新型企業。”董明珠説。

  基於此,格力在3年前開始大刀闊斧地佈局智慧裝備製造業。

  模具是格力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2015年,格力完全自主生産加工模具規模就已達10億元,在國際模具生産工廠中名列前茅。格力的計劃是,2016年啟動模具對外銷售的戰略轉型,未來3~5年實現模具在國內外銷售規模各10億元的目標。

  現在格力模具已經達到較高的加工精度水準,設備的誤差在正負0.01毫米之間,而一根頭髮的厚度是0.8毫米。此外,格力模具工廠正向高度自動化轉型。

  董明珠對模具工廠的定位是:專業化的同時也要多元化。正所謂“一項精,百項通”,當加工精度和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格力除了在空調模具的製造上游刃有餘外,其加工的模具還涉及手機、家電、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加工以及高精度零件加工等多個領域。

  董明珠坦言,下一步,格力計劃向縱深領域發展,包括機電領域、模具製造和智慧裝備製造以及新能源汽車等。“製造業一直都被定義為傳統産業,在以前這並不為過,但是現在是大數據和技術創新的時代,傳統産業應該被重新定義。”董明珠笑著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