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圓珠筆生産看中國製造

  • 發佈時間:2016-05-04 05:45:4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貫徹實施品質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強調要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廣泛開展品質改進、品質攻關等多種形式的群眾性創新活動,推動建設品質強國。對於圓珠筆行業來説,這無疑是擺脫“筆頭難題”、假冒偽劣烙印的一次契機。

  據統計,我國圓珠筆年産量達400多億支。然而,就是這小小的圓珠筆筆頭,“十二五”之前我國卻無法實現完全自主研發和生産,大量依靠進口。“圓珠筆筆頭雖只有一點點,但包含的工藝技術非常複雜。”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小喜説,筆頭分為球珠和球座體兩個主要部分。其中,碳化鎢球珠應用最為廣泛,我國有很好的基礎,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需要,還大量出口。但球座體的生産,無論是加工設備還是原材料,卻長期依靠進口。

  “由於核心部件依靠進口,我國制筆行業長期處於産業鏈最低端。”中國制筆協會名譽副理事長陳三元説,一支圓珠筆看似簡單,但涉及諸多領域:墨水研製需要化工工業支援,生産設備涉及機械設計製造能力,特殊鋼材又取決於鋼鐵産業的科技水準。

  2011年,科技部啟動了“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及製備技術研發與産業化”項目,支援科研機構、制筆企業就中性墨水製造、筆頭製造用不銹鋼線材、加工設備等開展攻關。目標是在5年內給數百億支圓珠筆安上“中國筆頭”。如今,從筆頭到墨水,再到生産設備,我國都掌握了自主智慧財産權。此外,我國還提出了圓珠筆書寫潤滑度檢測方法和圓珠筆墨水長期穩定性快速檢測及評價方法,建立了圓珠筆頭與墨水匹配技術典型數據庫和評價模型,填補了國際空白。困擾我國制筆行業多年的“進口依賴症”得到扭轉。

  “現在真彩文具使用的就是自主研發的生産設備、材料和墨水。”黃小喜説,現在他們每生産一支零售價為1元多的筆,製造成本就會降低四五分錢;按照每天生産幾百萬支筆和筆芯計算,成本就能降低不少,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雖然如此,為什麼消費者還是覺得國産筆不好用?據了解,在3000家制筆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只有245家,還有大量的小作坊式企業。這些小作坊式的制筆企業基本以倣冒為主,影響了消費者對國産筆的認知。這也嚴重削弱了企業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的動力和能力,不少規模較大的制筆企業因此放棄國內市場,與國際知名品牌合作,貼牌出口擴大銷量。

  “我國制筆行業的技術、生産設備與國外差距並不大。”中國制筆協會理事長王淑琴認為,差距更多在於整個行業及從業者的管理文化和價值觀,“做好一個産品需要人、具、料、法、環、測等方方面面的支撐,缺一不可,相比德國、日本制筆企業,我國制筆業比較浮躁。”

  圓珠筆的問題也是我國製造業很多領域都面臨的問題。科技部高新司司長秦勇認為,一方面,我國製造業發展水準基本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還很薄弱,一些核心技術還沒有掌握。秦勇表示,我國已經作出戰略性部署,尤其是針對製造業,將著力解決量大面廣的傳統産業裝備數控化問題,為我國製造業向智慧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提供支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