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制度性成本,降低空間有多大

  • 發佈時間:2016-05-03 15:31:05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張茜 實習生 彭曉霞

  在企業諸多成本中,制度性成本不容忽視。

  所謂制度性成本,包括整體營商環境、政府廉潔程度等外部交易成本。

  湖北企業制度性成本如何降?記者走訪了企業和專家。

  辦事能否再順暢一點?

  審批最少到環境最優的距離

  近年來,湖北在減輕企業“隱形負擔”上頻頻出招。

  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精簡流程。省工商局在全國率先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將辦理證照的時間從原來最長48天壓減到3天內;省發改委建設省投資項目網上聯合審批平臺,開創全國先河。

  從制約經濟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下放許可權。省級部門自我革命,行政審批事項精簡至274項,湖北成為全國行政審批最少的省份之一。

  從掣肘企業發展的障礙改起,降稅減負。全省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減至47項,全國最少,助企業輕裝上陣。

  從厘清政府與市場的權責邊界改起,拆除路障。首曬省級權責清單,62個省級部門2610項行政權力、422項省級行政監管事項集中亮相,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然而,審批最少並不等於環境最優。

  宜昌東陽光藥業是從廣東招商引資的企業,已發展成為省內醫藥龍頭企業。目前,該公司醫藥生産基地已基本由外省遷至宜昌,但研發中心始終放在廣東。

  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廣東對科技創新實行配套獎勵,申請新藥專利後,省、市、區層層配套獎勵,獎勵申報過程也非常便捷,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研發成本。而在湖北,配套獎勵相對較少,申報過程略顯繁雜,兩相比較,才做此決定。”

  武漢一藥企負責人反映,近年來公司生産規模不斷擴大,新招了很多産業工人,但集體戶口始終沒有辦下來。“每次問相關部門,答覆都是‘沒問題’。但幾年了就是辦不下來,帶來諸多不便。”

  企業的無奈折射出對降低制度成本的渴求。“雖然我省在簡政放權、降低稅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進一步降低制度成本方面,湖北還有很大空間。”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陳忠斌表示。

  他山之石

  且看強省如何“吃螃蟹”

  降低制度成本,並非只是湖北在探索的課題。

  倒閉潮、低端代工、經濟衰退……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曾陷入種種傳聞和質疑。而近期,強勢崛起的東莞經濟再次吸引世人目光。

  新經濟形勢下,以部門為單位、彼此隔絕的口岸通關傳統監管模式,越來越不適應對外開放的要求。去年4月,東莞在全國率先啟動“三互”大通關模式,圍繞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海關與檢驗檢疫部門在15個具體項目上開展合作。

  目前,東莞通關環節由原來10個縮減為5個,企業費用節省50%,關檢聯合查驗貨物的平均通關時間從原來的4.5小時縮至不到2小時。僅以廣東中外運船務代理有限公司為例,一年下來,該企業光通關費用就省下1300多萬元。

  有專家指出,對於加工貿易企業,東莞是中國制度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東莞,成為制度成本優勢成就經濟崛起的典範。

  再看浙江。以杭州市余杭區為例,該區經過對審批事項的全面清理,已清減行政審批事項642個,保留237個,清減率達73%。對於非行政許可事項,一律取消。

  今年,該區17個進駐行政服務中心的窗口部門對195個進駐審批事項時間進行了壓縮,其中28個審批服務事項改為即到即辦,136個審批服務事項辦結時間壓縮到原來的一半,另外31個審批服務項目則在原有基礎上再次壓縮2至6個工作日。余杭區行政服務中心算了一筆賬,這次共壓縮了1161個工作日,降低了企業辦事的時間成本。

  此外,余杭區探索投資項目代辦制度,余杭審批代辦已成為當地審批改革的一張“金名片”。

  專家支招

  降低制度性成本如何發力

  “進一步推進行政改革和簡政放權,是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根本。”陳忠斌指出,還有很多對企業運營影響很大的交易成本,包括審批環節、仲介機構利用行政力量帶給企業的交易成本等,都是下一步需要攻克的難題。

  此外,還要繼續優化政府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促進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轉變,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對於降稅費這一重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指出,要做到結構性減稅,應加快完成營改增改革。在支援中小微企業方面,可將研發投入抵免所得稅以鼓勵創新。減輕企業負擔,除下調宏觀稅賦外,調減企業非稅負擔更關鍵,包括下調不合理收費、社保調減以及更有效融資支援中小微企業、政策性金融等配套改革措施。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楊繼生認為,降低企業制度性成本的根本途徑是規範市場行為。他説,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完善包括智慧財産權在內的市場監管體系,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引導企業産品自動升級,以對接市場需求。

  4月,我省出臺《湖北省降低企業成本專項行動方案》,多措並舉降低企業成本。我省將經過3年左右努力,通過減稅降費降低一部分、深化改革消化一部分、金融機構壓減一部分、企業挖潛節支一部分,使實體經濟成本明顯降低,盈利能力明顯增強。好政策落實好,才能見實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