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綜合施策降低企業成本

  • 發佈時間:2016-02-19 05:45: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提要 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不僅能夠幫助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展,也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更好的環境、空間和條件。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綜合施策,通過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創新以及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破除長期積累的一些結構性、體制性突出矛盾和問題,從而使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幫助企業降低成本。2015年12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結構優化。相關部門也已開始就一些重點行業進行系統細緻的梳理分析,研究降低相關稅費和清理不合理收費、提速營改增、下調養老和醫療保險費率等,有關舉措有望陸續推出,以遏製成本上漲和工業品價格下跌對企業造成雙重擠壓的勢頭。這為綜合施策降低企業成本營造了良好氛圍。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各種結構性深層矛盾凸顯,大量企業面臨産品價格持續下跌和成本不斷上漲的雙重擠壓。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不僅能夠幫助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展,保持和延長企業的競爭優勢,也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更好的環境、空間和條件。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綜合施策,從短期看,必須“要有立説力行、立竿見影的狠勁”,通過實實在在的措施與辦法,在一兩年內就能夠見到成效;從中長期看,還“要有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韌勁”,通過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創新以及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破除長期積累的一些結構性、體制性突出矛盾和問題,才能使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在公平競爭的市場中趨於合理的水準,使得經濟能夠持續健康發展。

  其一,內外結合,降低企業的經營管理費用。採取外部制度改革與企業內部挖潛相結合的路徑,切實降低企業的經營管理費用。從企業外部來看,存在制度性交易成本過高的問題。這種制度性交易成本不僅直接增加了企業的經營管理費用,還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機會,進而可能扭曲市場機制。必須進一步加大行政管理改革,梳理各個管制環節,確立法治思維,採取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減輕企業負擔。加快流通體制改革,破除物流環節的壟斷性定價,降低企業的物流與銷售費用。從企業內部來看,應強化成本意識,優化各種管理流程,採取全員成本控制,通過精細化管理提高效能,節約成本費用開支,努力實現從成本節約到成本避免。

  其二,深化金融改革與加強財政聯動,降低企業財務成本。當前,數量眾多的中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矛盾依然突出,融資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可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必須深化金融改革,重點疏通銀行金融體系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渠道,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企業的效能,可採取的具體政策措施包括:一是增強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的功能。從長期來看,應該加快融資擔保體系的改革轉型,採取以政策性金融機構為主體,商業性擔保機構為補充的制度。二是加強地方財政與金融政策聯動,維持良好的銀企關係,降低信貸風險。三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監管部門和銀行機構都可考慮適當提高對中小微企業信貸資産不良率的容忍度,審慎問責。四是積極利用産權交易市場開展中小微企業的信貸債權轉讓,既能幫助銀行業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改善流動性,又能促進投資機構對中小微企業進行債權式並購重組,提高金融配置資源的效率。五是加強對P2P網貸平臺等新型網際網路金融業態的監管規範,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發揮好網際網路金融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當前應儘快出臺監管細則並組織對平臺進行治理規範,促進網際網路金融良性發展。

  其三,多措並舉,降低企業生産成本。一是盡可能減輕企業人工成本負擔。二是加快去過剩産能,斬釘截鐵處置“僵屍企業”,騰出資源與市場空間。當前煤炭企業虧損嚴重,價格維持在低位。究其原因,除了受碳減排、治理霧霾等壓力造成煤炭産業外部發展環境困難之外,更有産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必須果斷處置一批“僵屍企業”,把大量“僵屍企業”所佔用的寶貴資源釋放出來,用於創造性創新,可以幫助一些優質企業降低成本和穩定市場價格。三是靈活調降企業消耗的能源資源品價格。在全球經濟進入後危機深度調整階段,包括國際進口的大宗商品在內的各種原材料價格有明顯下降,但是由於一些領域的定價壟斷,大量工商企業生産服務所消耗的能源與資源並沒有及時降價。此次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是一個好的開端,今後應該更充分發揮市場定價機制。四是大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産效率。技術創新有利於節約材料消耗,控制製造費用和減少生産損失,提高勞動生産率,降低單位産品成本中的工資等費用。

  其四,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2015年以來,國家實施多項減稅降費的措施,幫助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降低成本。在繼續推行以上政策的基礎上,要進一步結合財稅體制改革,加大減稅力度,做好正稅清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清理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實現精準調控,為一些國家産業政策扶持的重要行業鬆綁,可考慮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進一步保持和提高我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從長期發展看,要適當增加直接稅比重,考慮從現在的生産環節徵稅更多地轉向最終消費環節徵稅,將會更有利於企業稅負的公平,促進供給側改革和提高發展的品質與效益。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