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熊本抗震救災有新特點

  • 發佈時間:2016-05-03 05:59:1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14日發生在日本熊本地區的地震是繼1995年阪神大地震、2011年福島東日本大地震後的又一次重大自然災害。

  此次地震發生在日本西南地區的眾多複雜斷裂帶上,有感地震已超過1100次,特別是16日的第二次地震高於14日的第一震,被定為主震,這打破了地震專家們的常識,日本氣象局甚至取消了此後的余震預報。面對如此重大災害,日本輿論曾預測重建工作艱難,但在日本各級政府、企業努力下,鐵路、公路、基礎設施逐步恢復。

  與以往相比,熊本的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表現出幾個新特點。

  一是大企業發揮集團優勢,加快了重建速度。豐田汽車公司因災後零部件斷檔,國內15家工廠陷於停産。公司從世界各地子公司或合作企業中調配零部件,4月25日開始逐步恢復生産。該公司發佈新聞稱,4月份8萬台汽車“延産”,但根據其生産能力,不會造成年度減産損失。松下、日本造紙、可口可樂等工廠也在集團公司的協助下,4月底已逐步恢復生産,三菱電機、本田摩托車、新力數位相機等也將於5月陸續恢復生産。大型零售商永旺集團、便利店7·11等則選擇一些受損較輕的店舖,儘快恢復營業。一些商店從附近縣市抽調商品、人員,實施跨區縣調配、遠距離供貨,雖然生鮮食品不足,卻部分滿足了民眾基本生活用品需求。

  一些中小企業卻顯得勢單力薄,恢復能力和速度明顯滯後。災區有中小企業5.3萬家,不僅廠房、設備的損壞難以修復,損失的訂單更無法彌補。眾多農戶的蔬菜因耽誤採摘而廢棄。

  二是政府直接介入,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政治上的盤算。阪神地震後由於資訊滯後,搶救不力,導致損失擴大。此次日本政府吸取以往教訓,第一時間決定直接向受災民眾提供飲食、帳篷等救災物資,從全國抽調警察、消防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救災。從國家政府部門抽調協調人員直接進駐災區地方政府,與地方政府同室辦公,協調上下,這在實行地方自治制度的日本可謂絕無僅有。以往救災物資運抵災區倉庫後,分發環節緩慢,引發災民不滿,此次運輸卡車將救災物資直接分發到各避難所。日本政府已認定此次地震為嚴重災害,從制度上保證了地方政府可以獲得更多重建資金,災民的臨時住宅、學費減免等也將得到適當安排。

  不過,此次救災也透露出明顯的政治意圖。災後第一週,日本首相天天面對電視鏡頭髮布救災政策和具體措施,顯示其政治領導力。多天之後才有運輸大臣、建設大臣等其他閣僚露面的機會。有評論指出,日本7月將舉行參院選舉,積極救災是執政黨顯示重視民生的重要機會。同時,第一次啟用駐日美軍魚鷹運輸機運送救災物資,被日本媒體批評為意在緩解日本民眾對該型美軍飛機的恐懼與反感。該機在日本軍艦上降落加油,更暴露了檢驗日美軍事合作之目的。

  三是建築標準有待落實、提高。日本1981年制定了建築基準法,2000年修訂法律時又提高了建築物安全標準。但這些標準只在新建設施中適用,老舊設施的抗震成為大問題。此次倒塌房屋的半數均在建築基準法生效之前建成。因此如何加固老舊房屋,成為日本社會的一個新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