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鐵研磨師寧允展——絕技在身確保高鐵品質

  • 發佈時間:2016-05-01 06: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 成 鄧旺強  責任編輯:羅伯特

  像我們這種幹技術活的就得多練,基礎功一定要紮實才行

  出身工匠家庭的寧允展在父親的熏陶下,自小就立志學當一名技工。如今他是高鐵首席研磨師,國內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高鐵研磨10年,經他手中的轉向架從來沒有出過次品,他發明的工裝每年可為公司節約創效近300萬元。他就是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鉗工高級技師、有著“大國工匠”之譽的寧允展。

  1991年,19歲的寧允展從鐵路技校畢業,進入當時的四方機車車輛廠,從事自己喜愛的車輛鉗工工作,一幹就是25年。

  2004年,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引進時速200公里的高速動車組。産品進入試製階段,轉向架上的“定位臂”成了困擾轉向架製造的難題。如果把高鐵列車比作一位長跑運動員,轉向架就是它的“腿腳”,而“定位臂”作為轉向架上構架與車輪之間的接觸部位,相當於人的“腳踝”。高速動車組在運作時速達200多公里的情況下,定位臂的接觸面要承受相當於二三十噸的衝擊力,按照工藝要求,必須確保定位臂和輪對節點有75%以上的接觸面間隙小于0.05毫米,否則可能影響行車安全。

  “定位臂”的接觸面不足10平方釐米,手工研磨是保證接觸面間隙精準的唯一可行方法。然而經過機器粗加工後,定位臂上留給人工研磨的空間只有0.05毫米左右,相當於一根細頭髮絲的直徑。但在國內並沒有可供借鑒的成熟操作技術經驗的情況下,寧允展主動請纓,挑戰這項難度極高的研磨技術。紮實的基本功加上夜以繼日的潛心琢磨,僅用了一週時間,寧允展便掌握了外方熟練工人需用數月才能掌握的技術,成為中國高鐵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第一人。

  隨著高速動車組進入大批量製造階段,傳統的研磨方法已經跟不上生産節奏。寧允展開始琢磨如何改進工藝,使定位臂研磨變得既好又快。經過反覆試驗,寧允展發明瞭“風動砂輪純手工研磨操作法”,採用分層、交錯、疊加式研磨手法,將定位臂接觸面織成了一張紋路細密、摩擦力超強的“網”。這一研磨法不僅將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也將接觸面的貼合率從原來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這項“絕技”有效保障了高速動車組轉向架高品質、高産量的製造。

  攻克技術難題,證明“中國製造”的能力和實力,寧允展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堅忍不拔的品質和敬業奉獻、執著追求、實事求是的精神,正是傳統工匠精神的現實表達。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寧允展一樣的産業工人,才有一大批享譽全球的“中國製造”走出國門,領先世界水準。(經濟日報記者 劉 成 通訊員 鄧旺強)

高鐵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內蒙一機 15.21 4.82%
2 雙環傳動 9.85 4.57%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中鼎股份 18.12 2.60%
5 南京聚隆 48.20 2.44%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淩雲股份 15.21 -2.75%
2 盾安環境 7.21 -2.44%
3 鵬翎股份 15.10 -2.27%
4 天鐵股份 23.00 -2.13%
5 祥和實業 22.50 -1.7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