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交通物流 > 正文

字號:  

高鐵時代 客運大巴如何駛向“下一站”

  • 發佈時間:2016-01-04 10:28:00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高鐵那麼快,誰還坐大巴”——隨著動車、高鐵密度的增加,公路客運客流量驟減

  2015年12月21日晚上6點,夜幕下的合肥汽車站候車室內乘客寥寥,離發車還有十幾分鐘,合肥到蚌埠的候車區內只有3名旅客等候。站臺上,司機楊豫生正站在車外抽煙。

  “上一班車坐了9個人,我這一班也多不到哪去。”楊豫生跑了11年長途,合肥至蚌埠的37座大巴車,以前乘客即使坐不滿,一車也有20多個人;高鐵開通後,乘客量明顯減少。 “現在一車一般十幾個人,有時甚至更少。有次晚上7點多我從合肥回蚌埠,車上只有一位乘客。 ”

  車站工作人員介紹,受高鐵影響,合肥至蚌埠客流量至少減少了一半以上。“高鐵開通前淡季一天旅客也有四五百人,現在一天只有200多人。 ”

  楊豫生介紹,客流量少了,公司為節約成本減少了班次,由原來20分鐘一班,改到現在三四十分鐘一班。 “發車密度小了,我們跑的里程就短了,司機按照里程拿績效,現在收入明顯減少了很多。 ”

  候車室內,正在候車的乘客蔣慶慶經常往來蚌埠合肥,她告訴記者:“合肥到蚌埠一百多公里,坐高鐵耗時不到1個小時,做汽車要兩三個小時。價格上差別也不大,汽車票56元,高鐵票二等座60.5元,相比之下,高鐵優勢明顯。 ”

  “高鐵那麼快,誰還坐大巴!”經常往來合肥和黃山的殷先生説,“從合肥到黃山,以前坐大巴要4個多小時,現在乘高鐵只要1個小時40分鐘。”記者了解到,合肥發往黃山的客運班線原來日均發送旅客400多人,合福高鐵開通後旅客驟減到十幾人,現在班線已經被迫停運。

  記者從省運管局了解到,截至2015年6月底,全省800公里以上長途客運班線343條,班車764輛,主要是發往北京、山東、浙江、廣東等地的省際班線。 “目前這些超長途客運班線受到高鐵衝擊最為明顯,尤其是高鐵沿線的客運班線損失慘重。 ”安徽省運管局客運處處長曹道宏介紹,隨著高鐵網路的逐漸形成,長途客運市場客流量逐年下滑,如寧安高鐵開通後,沿線的池州客流量下降50%,營業收入下降60%;蕪湖、馬鞍山客流量均下降20%;安慶客流量下降15%。

  摘要“上一班車坐了9個人,我這一班也多不到哪去。”楊豫生跑了11年長途,合肥至蚌埠的37座大巴車,以前乘客即使坐不滿,一車也有20多個人;高鐵開通後,乘客量明顯減少。 “現在一車一般十幾個人,有時甚至更少。有次晚上7點多我從合肥回蚌埠,車上只有一位乘客。 ”

  “降票價、減班次,一些班線已停運”——高鐵沿線多條長途班線效益打折扣,部分甚至被迫停運

  高鐵對客運的衝擊,在2008年滬漢蓉高鐵合武段開通時就初見端倪。

  據合肥客運總公司運務部部長方勇介紹,合武高鐵開通前,合肥至武漢的長途班線曾是條精品線路,當時票價180元,約7個小時車程,上座率高,效益可觀。 “高鐵開通後火車票價為180元,車程不到兩個半小時。儘管我們隨後將客車票價降到90元的成本價,但仍難改變客流量銳減的局面。班線被迫從18個降到9個,再降到2個,不到半年就全線停運了。 ”

  “降票價、減班次,一些班線已停運了。 ”方勇介紹,2009年滬漢蓉高鐵全線通車,發往蘇州、無錫、鎮江、南京等地的高鐵沿線班線廣受波及,長三角方向的客流大幅下降50%;2014年京滬線開通,通往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的京津唐方向全線“失守”;進入到2015年,合福高鐵、寧安高鐵兩條線路的先後開通,更讓長途客運市場雪上加霜。“截至2015年11月,合肥客運公司所屬各汽車站發送客流下降超過10%,營收下降超過15%。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下轄5個客運公司,覆蓋5個地市,班線覆蓋近20個省。該公司副總經理劉安林介紹,受高鐵影響,公司多條高鐵沿線長途班線被迫停運,剩下的一些班線效益也是大打折扣。 “公司大部分班線以承包經營為主,司機只需要每月繳納管理費。合肥到無為的班線原來管理費是5000元/月,受高鐵影響客流量持續下滑,管理費調整到每月不足3000元,但生意慘澹鮮有司機願意跑。一輛39座的大巴車價格要六七十萬元,一名駕駛員每月工資要4000元,現在每天票務收入提成還不夠給員工發工資呢。 ”

  “隨著未來商合杭高鐵、鄭合高鐵的通車,高鐵對公路客運的衝擊還將進一步加劇。 ”在方勇看來,高鐵對公路客運的衝擊還將繼續發酵,這種衝擊正呈放射狀延伸,由長途班線逐步向中短途班線波及,開行區域也由點向面擴散。

  此外,私家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自駕出行漸成中短途出行的主流選擇,也進一步加大了傳統道路客運市場的經營壓力。

  “鐵路是主動脈,公路是毛細血管”——客運與鐵路運輸可以優勢互補,重新調整佈局班線

  面對高鐵的強勢來襲,網路約車等新業態的興起,長途客運還有逆襲的可能嗎?

  “長遠看來,高鐵的崛起將使運輸結構更加科學合理。 ”曹道宏認為,從運輸分工來看,運程越遠,高鐵的優勢越明顯,鐵路本就定位中長途運輸,公路適合中短途運輸。長期以來,由於我國鐵路建設相對滯後,公路運輸一定程度上分擔了鐵路運輸壓力。隨著動車、高鐵等鐵路運輸裝備的升級,公路運輸應回歸本位。“汽運企業應該在如何提供有效供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上動腦筋。創新服務形式,探索租車市場,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滿足不同群體的市場需求。 ”

  劉安林認為,公路客運企業應該轉變觀念,認清自己的作用和定位。公路運輸與鐵路運輸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互補關係。“鐵路是幹線,是主動脈,公路是支線,是毛細血管。 ”結合區域特點,重新調整佈局班線。線上路設計上,應該避免與高鐵線路平行佈局,而應該交叉式佈局;站點可以向高鐵站靠攏,充分依託火車站的交通樞紐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公路客運的輸客與聚客作用。

  “目前大部分縣城都沒有通火車,火車也不可能開到鄉鎮。 ”方勇表示,未來公路客運可以積極向縣鄉一級延伸,開發農村客運市場,中長途起點下移到縣鄉,充分發揮門對門服務優勢,方便老百姓出行。未來整合區域客運市場是大勢所趨,目前公路客運市場經營主體仍然小而分散,缺乏競爭力,幾乎一個縣就有一個運輸公司,資源不能整合就難以進行集約化經營。未來應圍繞經營主體,推進區域客運市場的整合,這既有利於減少相互競爭帶來的資源消耗,又有利於提高區域客運市場的整體競爭力。

  此外,積極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改造傳統運輸業。比如開發網際網路租車平臺,探索開展定制公交、定制班車等個性化服務,提供精細化服務,方便老百姓出行。

高鐵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內蒙一機 15.21 4.82%
2 雙環傳動 9.85 4.57%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中鼎股份 18.12 2.60%
5 南京聚隆 48.20 2.44%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淩雲股份 15.21 -2.75%
2 盾安環境 7.21 -2.44%
3 鵬翎股份 15.10 -2.27%
4 天鐵股份 23.00 -2.13%
5 祥和實業 22.50 -1.7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