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應尋求多目標平衡
- 發佈時間:2016-04-29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28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100億7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5%。而就在此前的4月25日,央行對18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共2670億元。根據公開資訊統計,4月以來,央行通過逆回購方式釋放流動性達18700億元,而通過MLF釋放流動性達7150億元。由此可見,近來,央行綜合運用逆回購和MLF的方式來調節流動性、熨平資金面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儘管從央行此前一直強調的貨幣政策框架將從數量型逐步向價格型轉化、建立利率走廊的思路來分析,這種常態的形成自然而然,不過,對於始終期待央行放全面降準大招的市場機構而言,這樣的常態則令他們非常“心急”。上週到本週,市場情緒發生了明顯的波動,有人士擔憂央行是否會收緊貨幣政策。本週一,在有市場傳出“央行要求4月信貸壓至月初計劃的70%”的消息後,市場立刻騷動起來。雖然此消息最終被證明不屬實,但市場對此消息的反應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當下金融市場的敏感性。
時下的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走勢的判斷正處在一個明顯的觀察期。一方面,金融數據向好,CPI溫和回升跡象明顯,與此同時,最近以債券市場為代表的金融市場資金加杠桿現象加劇,以上這些理由似乎支援了貨幣政策可以走得更“穩”一些;但另一方面,經濟雖然溫和復蘇,但基礎還不牢固,人民幣匯率雖然企穩,但此輪企穩很大程度上受益於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預期,資金外流的衝動並未被根本遏制,況且從長期來看,外匯佔款下降所帶來的流動性缺口仍需補充,以上這些理由似乎又支撐了貨幣政策仍需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下一步究竟怎麼走,向左還是向右,看起來都有充足的調控的理由和目標在背後支撐。
實際上,對於各國央行而言,貨幣政策制訂都要兼顧多個目標,而對於正處在經濟復蘇和轉型的關鍵時期的中國而言,貨幣政策要承擔的“責任”似乎更重,目標也更多:既要穩增長、穩匯率,又要防風險和促改革。尤其是最近兩年,國內金融市場波動加劇,貨幣政策在防金融風險和資産泡沫方面的作用被提到了一個比以往更高的高度。
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年2月在公開場合給中國貨幣政策的定調是“穩健偏寬鬆”,而這個“偏”的尺度拿捏正是考驗貨幣當局的智慧和對未來大局的判斷能力。今年是中國經濟復蘇的關鍵年,而貨幣政策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視。筆者認為,在多個目標平衡之中,央行的貨幣政策將更多體現適度的特點。用“松”或“緊”來概括貨幣政策的內涵和預測未來其走勢都未免過於簡單,而貨幣政策相機而動的特點在當下複雜的環境中將體現得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