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聚焦獐子島:解讀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 發佈時間:2016-04-28 09:31:2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是一個海洋國土面積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大國,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已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也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新要求。

  時至今日正好一週年,MSC可持續認證在中國得到了較好地發展。除了海洋牧場,獐子島集團及其旗下的大連永盛水産有限公司、金貝廣場分公司、永祥水産品分公司4家全部通過MSC産銷監管鏈認證審核。

  2015年11月,來自全球15個國家的MSC成員單位、領事館官員等共聚獐子島海洋牧場,發表《獐子島可持續漁業宣言》,交流探討世界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實現合作共贏。

  作為中國海洋養殖産業的開拓者,獐子島集團一直致力於海洋的可持續發展。獐子島集團于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建設海洋牧場,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在黃海北部國家一類清潔海域建成了2000平方公里的現代海洋牧場。

  2015年4月22日,我國最大的海洋牧場——獐子島海洋牧場獲得了世界最嚴謹的MSC(海洋管理委員會)可持續漁業標準認證,成為中國首家獲得MSC認證的漁場,標誌著我國在探索海洋可持續發展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獐子島採取海洋牧場這一種接近於自然的、可迴圈、可持續的漁業生産模式,在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重點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獐子島每年向海洋牧場播撒蝦夷扇貝幼苗數十億枚,苗種來自野生自然採苗和人工育苗相結合;在海洋牧場實施輪播輪捕、休耕養護、控制播苗、限制捕撈等措施,扇貝苗種在海洋牧場經過3-4年的自然生長,才能進行捕撈,確保物種的可持續生長。捕撈採取潛水採捕和拖網採捕兩種模式,網具經過生態化改良,最大程度避免造成生態損壞。

  中科院北黃海海上監測系統也設在獐子島,對海洋牧場進行監控,為保證海洋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獐子島投入上千萬元建設人工魚礁、人工藻礁,使得海域中的魚類、藻類及其他生物資源得以恢復和增加,一些魚類在海洋牧場繁衍後,又流向了大洋,既實現了公司利潤,又保護了生態環境,保護了海洋生物的多樣性,豐富了大洋裏海洋生物,也為鯨魚、海豚等瀕危物種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環境。

  MSC全球總裁Rupert Howes表示,獐子島做MSC可持續標準認證已經超越了一個公司的責任範疇,“就好像命中註定我們為可持續發展走到了一起,共同為可持續發展事業貢獻力量,這也是我們今後共同努力的方向”。

  MSC亞太區總監黃偉榮對獐子島集團獲得MSC認證給予了積極評價,認為這是中國漁業向可持續發展模式轉型之旅邁出的第一步。“獐子島扇貝漁業獲得認證,這在中國乃至全球漁業都具有里程碑意義。我們熱切鼓勵中國其他漁業也能按照嚴謹的MSC標準,開展漁業評估工作。我們需要所有的漁場都能在可持續保護方面盡職盡責,以保障中國未來的世世代代都能有可持續的海産品供應。”黃偉榮總監説。

  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崔和認為,獐子島集團是中國海洋牧場生態漁業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也率先認識到MSC的價值和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大勢。獐子島蝦夷扇貝漁場獲得沉甸甸的MSC漁業證書,既是獐子島集團多年努力踐行可持續漁業的成果,也是中國漁業邁向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歷史見證。

  隨著中國漁業的快速發展、市場需求的增大和捕撈技術的提升,中國在漁業可持續方面,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迫切要求我們把中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上議事日程。獐子島海洋牧場將發揮出巨大的示範效應,引領更多的中國漁場獲得國際標準的認可,成為認證的可持續漁場,踐行可持續漁業的管理模式,促進中國海洋生態的長久健康,實現海洋産業可持續發展。

獐子島(002069)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