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工信部:全球鋼鐵産能過剩普遍存在 非中國特有

  • 發佈時間:2016-04-28 12:18:5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 鄭立新

  中國網財經4月28日訊,國新辦今天舉行2016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佈會,針對多國指責中國為鋼鐵産生提供的補貼成為鋼鐵産能過剩的“罪魁禍首”,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鄭立新表示,我國的産能利用率和世界平均水準基本是一致的,鋼鐵産能過剩不是中國特有的,全世界的鋼鐵都普遍存在著過剩,解決這一問題,需各國要共同努力。

  第一,應該看到鋼鐵産能過剩不是中國特有的,全世界的鋼鐵都普遍存在著過剩。全世界各國都應該來應對和解決好産能過剩問題。過剩是由於世界金融危機以後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各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在增加,需求面呈現出了萎縮的態勢。

  據世界鋼鐵協會的統計,全球2015年粗鋼的産量是16.2億,平均産能利用率只有69.7%,比2014年下降3.7個百分點。我國的産能利用率和世界平均水準基本是一致的。因此鋼鐵産能過剩不是我們國家獨有的問題,而是世界相關經濟體面臨的共性問題、共同挑戰,解決這一問題,是各國的共同責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促進全球鋼鐵工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中國的鋼鐵生産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産國,也是最大的鋼鐵消費國。近幾年,中國鋼材主要是供國內消費。在2005年之前,中國一直是鋼鐵産品凈進口國,目前仍為全球第五大進口國。2005年以後,我國對鋼鐵等産品,明確以滿足內需為主,並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下開展國際貿易。因此,中國不但不鼓勵鋼鐵産品出口,而且是目前全世界鋼鐵生産大國中,唯一對普通鋼鐵出口主動採取限制措施的國家。

  第三,“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淘汰落後産能和化解過剩産能取得了顯著成效。按照國務院部署,工業和資訊化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部、環保部等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間,累計淘汰鋼鐵産能約9000萬噸。經過五年的努力,現在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3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和電爐已經基本淘汰。

  第四,“十三五”時期,我國政府仍將高度重視並積極化解鋼鐵過剩産能。在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産能問題上,我國政府的態度是堅決的、目標是明確的,已經列入今年發佈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今年2月1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對這項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在近些年來淘汰落後産能的基礎上,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壓減粗鋼産能1億-1.5億噸的目標。完成這一目標為今後鋼鐵産業的健康發展將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礎,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要做大量的、艱苦細緻的工作,需要各個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來貫徹落實好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化解産能過剩一系列的重要部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