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餐飲奧斯卡啟示錄:大眾化轉型持續 品牌+連鎖提速

  • 發佈時間:2016-04-27 07: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下午,第七屆北京餐飲十大品牌系列評選結果出爐,便宜坊、必勝客、東來順等10家餐飲企業獲得“2015年度北京餐飲十大品牌”稱號。從評選中不難發現,品牌餐飲企業在市場中引領作用明顯,而且品牌企業向大眾餐飲轉型的步伐也正在加快。未來餐企必須加快産品及結構調整,才能迎合消費者需求。

  “奧斯卡”榜單揭曉

  “2015年度北京餐飲十大品牌”系列評選活動頒獎典禮昨日下午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在經歷了3個月的激烈角逐後,各大獎項的懸念逐一向公眾揭曉。在本屆評選最高獎項——“2015年度北京餐飲十大品牌”的激烈角逐中,便宜坊、必勝客、東來順、護國寺小吃、肯德基、烤肉宛、眉州東坡酒樓、全聚德、旺順閣、呷哺呷哺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膺十佳。

  隨後,各大單項獎榜單也面世,“2015年度北京餐飲十大經濟人物”由全聚德奧運村店總經理郭順利等十人榮膺;“2015年度北京餐飲十大名廚”稱號則被北京同春園飯店副經理王鴻慶等十人摘得。2015年度北京餐飲“正餐類十大品牌”、“綜合類十大品牌”、“火鍋類十大品牌”、“清真類十大品牌”,“2015年度北京餐飲50強企業(集團)”和“2015年度北京餐飲100強門店”也全部出爐。

  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國鵬表示,“活動已經是第七年了,主辦方已經把這個評選打造成為一個很好的平臺,在業內及社會上有很好的影響力,也是企業之間相互交流的平臺”。小樓飯店負責人張文娟也認為,對老字號企業而言,參與這樣的評選活動,能讓小樓飯店這樣的老字號餐飲企業從各個不同體制的企業中吸取到更好的經驗和經營方式,加強老字號的生存能力。

  據了解,本屆評選由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商報社、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北京老字號協會、北京西餐行業協會和北京各區飲食行業協會聯合主辦,主題為“彰顯品牌形象、提升服務品質”。評選按照中西正餐、綜合(中西快餐、小吃、休閒、團餐等)、火鍋、清真四類開展,並在此基礎上綜合評選出“2015年度北京餐飲十大品牌”。事實上,本屆評選是歷年參與企業最多、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屆。累計有100多個品牌、400多家餐企入圍,公眾投票參與累計達130多萬人。整個評選活動在北京市方圓公證處監督下進行。

  評選新增獎項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評選在獎項設置及評選辦法上都做了革新。新增了“北京餐飲清真類十大品牌”和“北京餐飲十大時尚品牌”兩個單項獎。新增的“十大時尚品牌”被看做是餐飲業的潛力股。獲得“北京餐飲十大時尚品牌”稱號的江邊城外市場部總監張婉迪直言,獲獎企業都是品牌型企業,江邊城外能夠拿獎,説明近幾年企業在品牌打造方面得到了評審會和消費者的初步認可。“接下來江邊城外還將在品牌的塑造、規模化複製以及産品研發集中發力。”

  連獲“2015年度北京餐飲十大品牌”和“2015年度北京餐飲清真類十大品牌”兩項大獎的烤肉宛飯莊總經理韓香臣也表示,“北京十大清真餐飲品牌”獎項的設立與清真餐飲發展提速有直接關係。“烤肉宛不僅是清真餐飲品牌,也是老字號餐飲品牌,與目前市場上興起的新興餐飲連鎖品牌相比,烤肉宛的發展是相對緩慢的,因為清真老字號餐飲品牌在發展過程中在廚師培養方面要求更高,難度更大,同時也增加了烤肉宛的複製難度,這也是烤肉宛今後要研究的課題”。

  品牌餐企領跑行業

  2015年北京餐飲業實現止跌回暖,全年實現銷售額847億元、3.3%的正增長。餐飲業佔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例達8.29%,為促進北京消費做出了貢獻。北京烹飪協會會長雲程認為,品牌餐企的引領作用愈發明顯。以本次評選出來的百強門店和50強餐飲企業(集團)為例,100強餐飲門店中有95家門店隸屬於50強餐飲企業(集團)。在50強企業(集團)中,多數企業都採取了連鎖化經營方式,建立了中央廚房,實行了統一配送,強化了食品安全監控,運用新技術、新手段開展大眾行銷活動,促進了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業績的提升。

  護國寺小吃經理王偉介紹,護國寺小吃一直在推動連鎖化經營。“為此我們建立了督導團隊和一個2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能夠讓我們在擴張規模的時候保證産品品質及食品衛生安全。”

  品牌餐企的不斷崛起,也得益於規模以上連鎖餐企規模的不斷壯大。統計數據顯示,全市規模以上連鎖餐飲企業84家(總235),連鎖門店3871個(總11304)。餐飲業門店佔總門店數量的34%。全市特許連鎖690家,餐飲特許也佔到134家,佔比19%。 北京市商務委委員王洪存直言,獲獎企業幾乎都是連鎖企業,説明品牌與規模密不可分。“2016年市商務委將多措並舉加大對餐飲業的支援,促進北京餐飲業規範化、連鎖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

  向大眾餐飲轉型加快

  北京餐飲行業收入得以止跌反增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餐企向大眾餐飲轉型步伐加快。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快餐企業數增長10.8%,快餐營業收入增長6.8%,都高於餐飲業總收入增長的3.3%,其中中式快餐企業數增長14.5%,中式快餐營業收入增長9.5%。

  網際網路+餐飲已經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外賣、團購、微信行銷、企業訂餐App等社交媒體和第三方平臺應用熱度持續。劉國鵬就笑言,老字號全聚德也遇到了新的課題,“如果僅強調我們的‘老’、‘正宗’、‘傳承’已經很難適應目前的市場發展,全聚德也在加快自己跟市場對接的步伐,包括自媒體行銷以及電商外賣,小鴨哥就是我們和一個民營的年輕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已于4月初上線,這也是全聚德全面擁抱網際網路的嘗試”。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表示,“這三年以來,曾經以高端餐飲為主體的北京餐飲收入受到影響很大,經過一系列的調整能夠回到正增長也實屬不易。但是和全國其他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比起來,北京的餐飲行業回暖速度較慢。要改善此種局面,餐飲企業須加快産品及結構調整以迎合消費者需求。另外也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對北京餐飲行業給予更多關注和扶持,以推動北京餐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陳傑 郭詩卉/文 陳偉/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