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媒:中國正研製可重復利用載人飛船

  • 發佈時間:2016-04-26 09: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西媒稱,中國正在研究如何在未來任務中回收和重復利用載人飛船,以便為它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降低成本,該計劃內容包括在2020年前後發射火星探測器。

  據埃菲社4月24日報道,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24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個發展目標就是回收和重復利用載人飛船,希望我們的航太發展事業在成本利用方面能夠更加有效”。

  周建平在首個“中國航太日”到來之際發表了上述言論。為紀念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政府將這一天定為“中國航太日”。

  周建平沒有具體説明如何發展這個項目,但他強調降低成本早已是中國航太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

  周建平以中國太空實驗室為例。他説,“天宮一號”是交會對接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是為了載荷要求進行改裝,原本還有“天宮三號”,但研製隊伍通過優化設計和挖潛,將“天宮三號”的試驗任務全部合併到了“天宮二號”上進行,這樣就節省了“天宮三號”和為“天宮三號”服務的飛船的成本,轉而直接發射空間站的試驗核心艙,以實現低成本、跨越式的發展。

  周建平還表示,未來的空間站也是“經濟適用型”,特別是採用先進能源、高閉合度物化再生生保和電推進技術,將顯著降低空間站運作期間的航太員消耗品和推進劑補給需求。

  中國當局確認將在2020年前後發射火星探測器,一步實現繞火星的探測和著陸巡視。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航太局透露,今年中國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2018年前後,將完成研製併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該核心艙將可以服役至2022年。

  中國當局在介紹首個“中國航太日”時回顧了上述發展目標。(編譯/王露)

  

  資料圖: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的模擬畫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