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P2P頻被線下理財拖下水 業內:這個黑鍋我們不背

  • 發佈時間:2016-04-26 09:31:32  來源:南昌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P2P危局再次發酵。×××爆發‘兌付危機’的消息再次引爆媒體圈”……類似的資訊,網路上隨處可見。

  近期“爆雷”的多起風險事件,如大大集團、中晉資産等,很自然地都與P2P挂上了鉤。對此,多位P2P網貸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出事的這些公司都不是P2P,這個黑鍋,我們不背。

  業內:這個黑鍋我們不背

  ●“他們不是真正的P2P”

  近段時間,大大集團、中晉資産相繼“爆雷”。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P2P網貸的負面消息再度密集出現。

  拍拍貸CEO張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P2P作為交易方式,是資金的需求者和供給者之間的直接交易,平臺只是撮合的仲介,作為資訊仲介存在,它自己不能成為信用仲介,也不能做非法集資。其業務本質上是點對點的交易方式,像大大集團等出事的公司並不是真正的P2P。

  銅掌櫃首席資訊官金少策告訴記者,上述提到的這些公司從頭到尾都是以線上下開設門店募集資金為主,而且他們自己都從未説自己是P2P,是典型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在P2P行業最火熱時,很多這樣的公司也就打著P2P的名號,做過一段時間的宣傳而已。像大大集團、金鹿財行、中晉資産等公司,和P2P根本沒有一點關聯。

  “線下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出事跑路了,行業外就説P2P網貸公司跑路了,這是不公平的。是投資者在專業認知方面的不到位,或者説是一些第三方的刻意引導和誤導。”金少策説。

  “所有出事的財富管理公司的本質都是非法集資,可能它原來就是非法集資,搬到網際網路上擴大了影響,使得集資的規模超過原來線下做的時候”,張俊表示。

  ●P2P成“背鍋俠”

  有四大原因

  按照業內説法,大大集團、中晉資産等都不是真正的P2P。那麼,緣何P2P老是“躺槍”呢?

  綜合幾位接受採訪的P2P業內人士觀點,記者發現主要原因有四點:

  首先,行業早期普遍野蠻生長。在監管細則出臺之前,尤其是近兩年,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出現了爆髮式增長,無論是平臺規模、信貸規模,還是理財人數,都對社會經濟産生了不小影響。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日新月異,給了很多假冒偽劣平臺滋生的空間。

  其次,P2P作為一種新生業態,各種邊界並未明確。一些原本從事不合規線下業務的財富管理公司,開始打著創新的名義披上P2P的外衣,繼續從事不合規的原有的操作模式。

  第三,投資者對行業的辨識能力不高。很多投資者不了解P2P行業的運營模式和操作流程,前期只看高收益,這也是很多線下財富管理公司能夠吸引一些投資者的原因。這些偽P2P平臺用高額的宣傳費用讓投資者眼花繚亂,擾亂市場。

  最後,監管的缺失,給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機。德國、美國等國外的網際網路金融也屬於新生業態,但並未發生像中國目前這樣的亂象,這跟監管策略很有關係。在P2P的監管上,國外的監管是跟市場同步,或者説監管政策領先於市場發展。

  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網路借貸行業這幾年發展火熱,宣傳力度也比較大,導致很多投資人把線下理財、網際網路金融等其他投資模式都等同於網貸,因此P2P“揹黑鍋”也並不出乎人意料。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目前P2P已成為比較受歡迎的理財方式,所以一有風吹草動,大家都極其關注。

  周治翰稱,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時間還不長,投資人利用網際網路的方式進行理財也是這幾年剛興起。大家對於各種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性質區分不太清晰。在行業發展過程中,的確有一些公司打著P2P的旗號,從事涉嫌詐騙、非法集資的活動,也有一些線下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被認為是P2P公司,其實投資者要清楚地區分,目前還是非常困難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違規經營、甚至涉嫌詐騙和非法集資的理財公司,不管是不是P2P,都對網貸行業産生了深刻的影響,行業的整體聲譽以及投資人的熱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