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強制國標將助快遞三輪“轉正”?

  • 發佈時間:2016-04-25 02:10:17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郵政局組織編寫、發佈的《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徵求意見將於5月7日結束。意見稿在發佈之初,便引發廣泛熱議。快遞三輪車被限速到15公里/小時會不會影響投遞效率和品質?三輪車成本提高會不會影響快遞費?強制執行的標準還會不會做出修改?記者就以上熱議話題對話了相關專家。

  □新聞背景

  快遞用三輪車將有強制標準

  近日,國家郵政管理局發佈國家強制性標準《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快遞三輪車最高車速不應大於15公里/小時;整車品質小于200公斤,且一次充電後,續航里程不小于60公里;快遞車啟動時不應加速過快,4秒內起步加速應不大於5公里/小時。

  在網購常態之下,快遞三輪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景象,早已司空見慣。從安全的角度考慮,限速似乎無可厚非。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是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的專門用於快件收寄和投遞的專用車輛,自然應該遵守上述規定。

  意見稿還要求,快遞三輪車體前板左上角應有快遞標識,由藍色背景以及白色“快遞”字體組成。廂體後面上應有快遞企業的企業標識、服務及監督電話等相關資訊。與目前快遞業所使用的三輪電動車相比,新標準規定車輛應安裝衛星車載終端、預留手持終端充電介面等內容。新的快遞三輪車價格肯定會比目前正在使用的車輛價格要高。

  問題在於,不管是不斷增長的快遞訂單,還是習慣了快速配送的消費者,都將很難適應限速帶來的影響。限速必然會讓接收快遞時間延長,也會降低快遞企業處理快遞包裹效率。數據顯示,去年“雙11”當天,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産生快遞物流訂單4.6億件,同比增長65%;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1.48億件。

  □熱點問答

  強制標準便於統一管理

  京華時報:徵求意見稿出臺的原因是什麼?

  趙小敏:此次國家郵政局發佈的徵求意見稿,和2014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國內首部電動三輪車行業標準內容幾乎一致。當時,作為技術標準,雖然經過公佈並執行,但由於其本身的非強制性,快遞行業專用三輪車並未因此有太大變化。這次徵求意見的國標,如果施行將是強制性的。

  邵鐘林:當前,我國快遞企業管理方式比較粗放,相關基礎設施滯後,政策法規體系不完善,國際競爭力不夠強,寄遞渠道安全風險不斷暴露,整個行業發展水準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還有較大的差距。

  國家郵政局牽頭做這個事情,是因為去年國務院制定的61號文件,即《國務院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61號)。文件的中心意思是要推動快遞行業健康發展。國務院希望儘快出臺電動三輪車標準,制定快遞專用車標準,及時發佈修訂車輛生産企業和公告,各地要逐步統一,併為快遞專用車停靠提供方便。這便是由來。

  意見若通過將是行業突破

  京華時報:如何看待此次徵求意見稿的制定及其中的具體內容?

  邵鐘林:標準的制定不單單是著眼于快遞行業,而是從整個社會的角度。要取得社會各界的共識,一定是要求有一個公共平衡點,這也是國標的定位。任何一個政策的出臺,都是利益關係平衡的結果。為了將來長遠發展,各行各業應該找到一個平衡點。快遞三輪車新國標徵求意見稿是很有價值的,有利於實現快遞政策的系統性、完整性。

  其亮點在於技術、環保方面都是領先的,而在過去,這些內容在電動三輪車上都從未出現過。其中要求總重量減輕,駕駛安全方便,還要加入新的科技運用,GPS導航、資訊化網路管理社會調度,這方方面都非常先進。有的功能在汽車上都不一定有。

  有人認為15公里限速太慢,但是我認為可以接受。我們的電動自行車標準是時速20公里。卡車在高速路行駛速度一定比小轎車速度低,同理裝貨車佔地面積比二輪車大,載重更重,那麼限速肯定不應該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速度還是比較合理的。

  徐勇:給快遞三輪車一個明確的、合法的地位是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一步。我國民營快遞業至今都沒有一台符合法律規範的快遞車型。基於此種情況,快遞的“最後一公里”三輪車基本都是違法的。如果這個標準能夠通過,將是行業的一個突破。如果電動三輪車的技術標準得到了國家郵政局、工信部以及公安部的認可,它的合法性就應該已經具備了,但各個城市還需根據情況制定行駛範圍。

  目前在用的電動三輪車,速度一般比15公里/小時要快。我認為從綜合配送安全和車輛能控制的角度講,限速在20到30公里/小時是比較妥當的。

  趙小敏:意見稿要求快遞專用三輪車具有以下特徵:最高車速不大於15公里/小時;最大裝載品質不大於180kg;裝備封閉式廂體,並具有統一標識;專用於快件收寄和投遞服務。意見稿還提出,快遞三輪車上應配備衛星定位車載終端,留倒車雷達、手持終端充電等介面,整車品質應小于200kg,鉛酸電池改為新能源鋰電池等。如果真的按照這個標準製造,最終投入使用的快遞三輪車就堪稱是“三個輪子的新能源汽車”。高端的配置,勢必會讓快遞價格上漲近40%左右,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徵求意見稿還有不合理的地方。

  安全不安全關鍵在於管理

  京華時報:如何全面改善快遞行業存在的問題?

  趙小敏:快遞業最應該一次性解決的,其實是車輛通行、停靠、進出事業單位或小區,當然也包括快遞運轉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車輛標準問題,以及快遞業的公平競爭環境、資訊透明度等。這些問題只有通過全國人大修改《郵政法》才能徹底解決。但遺憾的是,在快遞業粗放階段已經結束、中國快遞的日均量居於世界第一的情況下,修改《郵政法》仍未被提上議事日程。

  中國快遞速度全球最快,電動三輪車是主要幫手。有人説三輪車不安全,其實是因為交通管理不到位。可以通過要求快遞公司加強快遞員培訓工作,出現問題嚴懲。不能因為車的問題,就一刀切更換車輛。應該給快遞行業一個時間,讓它們逐漸更新在用電動三輪車,逐步實現車輛升級。這樣就能保證産品價格穩定。

  這個政策即使出臺,執行前也應該給企業一些時間。企業應該引導快遞員遵守交通規則,等到所有配套政策、法規都跟上後,快遞企業再細分産品結構。

  徐勇:意見徵集稿中主要考慮的因素歸根結底是三輪車的安全性。人們普遍以為電動三輪車安全性不高,其實,一些電動三輪車生産廠家在生産技術以及工藝方面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對於快遞三輪車的安全,關鍵是監管問題。

  我們應該改變思路,在監管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安全問題,我們首先要看車型技術規範是否達標,或者監管和管理方面是否存在一些問題,不能採取以罰代管、以禁代管的模式。

  此外,還要通過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引導消費者適應購買服務,這也是培育市場、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比如設置一日達、兩日達、三日達的快遞産品,讓客戶自由選擇。讓價格反映在差異化的服務上,而不是單純靠跑量、跑速度。

  ■連結

  紹興快遞車“持證上路”

  4月7日,浙江省紹興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市快遞行業協會,舉行快遞電動三輪車入城配送儀式。500輛統一尺寸、外貌的快遞電動三輪車,被紹興市多家快遞公司領回。

  至此,紹興市全面推行快遞電動三輪車統一管理,城區內只允許統一的電動三輪車從事快遞寄遞業務。同時,快遞配送電動三輪車還都被統一編號,併發放快遞配送證,實行“一車一證”。

  京華時報記者施志軍京華時報漫畫謝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