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協同發展促進京津冀一體化
- 發佈時間:2016-04-24 07:12:00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通過優化配置區域內金融資本,促進區域內産業協同發展,是實現京津冀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的關鍵舉措。然而現實情況是,京津冀三地間由於政府治理、社會經濟發展水準和勞動力素質的不同,金融業的發展存在著嚴重的不均衡局面,京津冀金融協同發展不足成為制約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實施的瓶頸因素。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改進和完善:
以創新精神驅動金融協同。京津冀金融協同發展面臨著三地金融資源配置不均衡、金融發展梯度差距大、區域經濟貢獻能力差異大等諸多不利局面。如何創新性地疏解“非首都功能”,將北京的“虹吸效應”轉化為“輻射功能”,成為京津冀金融協同發展的關鍵。未來京津冀三地必須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創新精神傳遞,以金融協同發展需求為牽引,通過金融協同發展理念創新、金融宏微觀管理創新、金融科技創新驅動,激發京津冀金融市場發展活力,實現京津冀金融市場一體化發展。必要時,京津冀三地應探討成立由三方共同出資成立的統一金融資源配置平臺,按照京津冀一體化國家戰略要求,在區域內統籌配置金融資源。此外,金融從業機構也要通過産品創新、管理創新、行銷創新等,緊密圍繞京津冀金融一體化戰略需要,統籌配置組織內部資源,搶佔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先機。
以協調理念促進金融資源協同配置。京津冀金融協調發展一方面體現在金融資源供給與産業資源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體現在三地金融業發展合作分工、科學定位,既存在錯位競爭,又能有效互補,彌補市場空白。因此京津冀三地金融業發展要跟隨三地産業結構調整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圍繞産業需要匹配性地供給金融資源,以滿足産業結構發展的內在性需求。同時,各金融從業機構自身在三地金融資源供給上面也要實現差異化供給,切實避免三地同質競爭帶來的諸多問題。
以開放態度加強金融政策協同監管。傳統行政區域劃分導致的“隧道視野”使得三地金融監管機構在封閉運作環境下各自為政,金融監管政策難以協調,進而使得金融機構跨區域配置金融資源面臨政策障礙和體制障礙。要解決金融監管協同面臨的問題,一方面要借助於國家金融監管機構在國家層面建立專門的京津冀金融協同監管機構,通過機構專設、人員專職、職能專業等多種方式,從國家層面為京津冀金融協同監管提供更高層次的運作機制。另一方面,京津冀三地金融監管機構要建立定期溝通、協調和會晤機制,特別是監管政策的溝通協調要定期化、經常化、機制化,必要時成立金融協同發展專設機構,實現三地金融政策同城化、無差異化、無縫隙化,破除金融政策監管方面存在的體制性障礙和政策性障礙。
以共用機制促進金融人才協同培養。高素質人才是促進京津冀金融協同發展的基本保障。京津冀三地一方面可以通過金融監管機構和金融從業機構人員橫向交流方式進行人才培養鍛鍊,通過區域內輪崗交流、異地挂職等多種方式促進金融從業人員形成全局思維、協同思維;另一方面建立金融監管機構與金融從業機構間的高素質人才協同培養機制,既有利於監管機構深層次理解金融從業機構需求,又有助於深化金融從業機構金融政策的理解和貫徹執行。
(楊帆,作者單位:天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