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天津代表團談京津冀發展: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

  • 發佈時間:2016-03-09 13:43:2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陳慶濱 王瑞 陳彤  責任編輯:李春暉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在8號舉行的全國人大天津團媒體開放日活動上,京津冀協同發展實施兩年來到底取得了哪些效果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天津團代表在討論中表示,這兩年,京津冀三地自覺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主動服務區域整體發展,在交通、環保、産業等重點領域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來聽中央臺的報道。

  據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協常委張志強介紹,去年,京津冀三地著眼于交通先行,加快區域性鐵路、公路、海空港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三地還成立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建成了京津城際延伸線及津保鐵路,軌道上的京津冀正越織越密。

  張志強介紹稱,去年9月20日,京津城際延伸線建成通車,至此從北京南站到天津新區中心商務區的于家堡站最快只需要56分鐘。去年12月28日,津保鐵路通車,天津到保定只需要40多分鐘,初步形成了京津保核心區的通勤圈。去年12月29日,京濱城際、京唐城際鐵路先期工程開工,未來還要建設天津到承德、天津到石家莊的高鐵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發展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起到了先導和支撐作用,而在大家最關心的生態聯防聯控方面,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協常委張志強説,天津通過嚴格落實控煤、控塵、控車、控工業污染、控新建項目污染“五控”治理措施,PM2.5平均濃度下降27.1%,去年天津也正式摘掉了全國城市污染最嚴重的前十的帽子。

  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推行重點行業整治、清潔煤代替、面源污染治理等12條措施。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表示,三地的合作成果正在顯現。去年,天津引進北京、河北企業850多個,京冀兩地在津投資佔全市利用內資42%,而天津企業到河北的投資額也達到300多億元。

  黃興國介紹稱,天津同北京聯手在寧河建設未來科技城,150平方公里,100多個各類科研院所到天津落戶。有句話叫“知進、知退、知止”,知道的知,就是有些要進,有些要退,有些基本就擋住了,有進有退,在産業對接方面效果挺好的。

  兩年過去,京津冀協同發展正逐步向深層次領域推進,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説,今後,三地將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著力破除協同發展和要素流動的體制性障礙,在更多領域建立協同工作體系。

  下一步天津有什麼考慮?黃興國表示,按照總體規劃的要求,天津準備建54萬畝的樹林,京津聯手打造“兩環三沿”:環城鎮、環村莊、沿公路、沿鐵路、沿河道。大規模搞綠化;創新平臺公用,主要是科技資源;高端人才共用;金融市場共建;企業文化同構;依據法律共治等等。進一步拓展思路,深化協同改革,把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堅定不移地抓下去。(記者陳慶濱天津臺記者王瑞 陳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