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嚴查快捷酒店送洗消毒記錄
- 發佈時間:2016-04-21 07:14: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劉洋)北青報記者近日從市衛監所了解到,針對快捷酒店等住宿場所的衛生狀況,特別是公共用品用具的衛生品質,市衛監所即將啟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檢查,包括床單、毛巾等棉織品外送清洗是否相應紀錄,是否索要承洗單位清洗消毒記錄等。同時,為保證送洗的棉織品符合相關要求,市衛監所要求各快捷酒店配備PH試紙,對相關棉織品等物品進行檢測。
據了解,本市目前共有在冊快捷酒店2000余家,去年的專項檢查約覆蓋了50%的酒店。今年的專項行動監督檢查戶數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次增加,不低於全部快捷酒店的60%。特別針對去年檢查中未覆蓋到或檢查結果不合格的單位。
據悉,檢查重點將對快捷酒店等住宿場所的衛生狀況,特別是公共用品用具的衛生品質進行檢查。包括快捷酒店是否建立衛生管理檔案,檔案中是否包括顧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換及檢查情況。是否按照規定進行衛生檢測,檢測結果是否在公共場所醒目位置公示。是否存在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是否按照規定設置與其經營規模、項目相適應的清洗、消毒、保潔、盥洗等設施設備和公共衛生間等。
此外,針對近期有媒體爆出的有部分快捷酒店棉織品外送洗滌,洗滌公司使用火鹼勾兌洗滌劑導致棉織品PH值超標的情況,市衛監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不具備獨立洗滌能力,目前大部分快捷酒店採取外送清洗的方式完成棉織品洗滌。因此,此次檢查將重點對棉織品外送清洗是否做好物品送洗與接收紀錄,是否索要承洗單位物品清洗消毒記錄等進行檢查。自行清洗或外送清洗需要在平臺個案上報抽檢結果時勾選相應的標注,以方便相關部門統計調查。
為保證送洗的棉織品符合相關要求,市衛監所要求各快捷酒店對衛生用品使用情況提交自檢報告,並配備PH試紙,並培訓員工合理使用,對相關棉織品等物品進行檢測。同時,根據快捷酒店入住量測算出衛生用品的使用量,與清洗消毒單據進行比對,防止不送洗、少送洗的情況發生。
調查
擔心酒店不衛生 一次性用品熱銷
北青報記者發現一次性用品執行標準模糊 自購也未必安全
酒店用品衛生狀況令人堪憂,隨著五一小長假臨近,越來越多的市民出外旅遊時更願意自帶裝備,但為了儘量減輕身上的負擔,一次性日常生活用品便成為了近期熱賣商品。多家淘寶網店交易記錄顯示,近期床單、浴缸袋、毛巾等一次性用品的銷量均比平日增長近一倍,但市場上一次性用品也存在執行標準不一,難以監管等問題。
消費者自備酒店伴侶
經常出差的呂女士隨身的行李箱裏常年備著一整套生活用品,其中包括床單、枕套、毛巾、水杯、牙刷、拖鞋,甚至還有一次性馬桶墊、浴缸袋,“從去年起不斷有酒店洗滌問題被媒體曝光,比如客人用的毛巾被客房服務人員當抹布使用,被單洗滌到底能否清潔等問題。所以對於經常在外出差的人來説,住宿時我們無法判斷酒店用品是否衛生,只能自己準備充分,當然我也知道一次性用品不夠環保,就當圖個心理安慰吧。”
在淘寶網上,各類一次性用品應有盡有,多家店主均反映平日銷量平平的一次性生活用品近期開始熱銷,每逢小長假來臨前更是達到銷售的高峰,營業額比平日增長了近一倍。被譽為“出差伴侶”的各種一次性旅行衛生睡袋、火車睡袋也分為不織布、純棉、人造棉等不同材質,分為單人、雙人不同規格,價格在10元至近百元不等,因便攜超輕還能隔臟,頗受消費者青睞。
在家和家美酒店用品批發城,一位準備五一期間到北戴河旅遊的馬女士花120元買了一件浴袍,又花了200元購買到整套床單、被套等床品,“像這樣單色的床品至少比商場裏賣得便宜一半,以後不論出差或外出旅遊還是自己準備一套用著踏實。而且我家人一直覺得酒店浴缸消毒不徹底,我準備在網上買那種一次性的浴缸塑膠袋,套在浴缸上再讓孩子泡澡。”
據淘寶上一家專賣旅行用品店舖負責人介紹,僅昨天一天,一次性的床單就售出了近百包,而其他一次性的旅行用品銷售也較平時增長了六成左右。
一次性用品執行標準模糊 自購也未必安全
不過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市場上銷售的一次性毛巾、一次性防油床單、含有牙刷、牙膏、毛巾、梳子等用品的旅行套裝,但這些産品通常只有廠名、廠址和電話,至於執行的是哪些相關衛生執行標準,産品外包裝上並沒有涉及。
市場上新出的一次性用品越來越齊全,但誰能給這些産品的衛生品質把關?對此,相關衛生監督部門負責人表示他們只檢查公共場所的衛生安全,比如一次性食具、紙巾等,至於消費者自行購買的一次性産品目前還不在監管範圍內。市質監局表示北京沒有生産一次性酒店用品的大企業,所以在生産環節不掌握一次性用品的執行標準。工商局則表示每年按計劃抽檢日用消費品,但近兩年沒有對一次性床單進行過抽檢。
據業內人士透露,近幾年的確有一些酒店為了壓縮經營成本而把床單的洗滌外包給小的洗衣廠,漂洗不乾淨的話很容易導致PH值超標。然而,對於現在興起的客人住酒店自帶全套一次性用品的做法,該業內人士也表示了疑慮。首先,一次性用品大量使用會帶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從環保的角度而言這種做法不值得鼓勵。其次,這些從網上或小商品市場購買的一次性用品大多為三無産品,本身的品質也並沒有保證,盲目使用時其實也有很多隱患。文/本報記者 李佳 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