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核電裝機容量2830萬千瓦 千億藍海揚帆(附股)

  • 發佈時間:2016-04-21 07:24:1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4月20日,據能源局網站消息,根據中電聯月報統計,2016年一季度,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886小時,同比降低74小時。截至3月末,全國核電裝機容量2830萬千瓦,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646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7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日前下發了《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 年)》(簡稱《計劃》),並同時發佈了《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簡稱《路線圖》)。《計劃》明確了我國能源技術革命的總體目標,並列舉了包括“先進核能技術創新”、“乏燃料後處理與高放廢物安全處理處置技術創新”等15項重點任務。

  興業證券認為,三代核電技術逐漸成為新建機組主流技術,四代核電技術、小型模組式反應堆、先進核燃料及迴圈技術研發將不斷取得突破。在技術方面,我國一直是自主與引進的兩條腿走路,興業判斷,《計劃》的發佈將推進快堆及先進模組化小型堆示範工程建設,助力實現超高溫氣冷堆、熔鹽堆等新一代先進堆型關鍵技術設備材料研發的重大突破,做足核電技術儲備。

  目前我國擬建的主要是以三代核電站為主,核電關鍵設備國産化進入“快進”模式。在建核電機組的核電設備綜合國産化率已達80%,其中華龍1號首堆建設國産化率將不低於85%,批量化建設後設備國産化率不低於95%。興業證券認為,核電發展迎來重要機遇期,未來核電關鍵材料及設備國産化進程將加速。

  興業證券認為,有助於核電“一路一帶”走出國門,未來核電設備千億藍海揚帆遠航。核電裝備國産化不僅對同類産品的國際價格産生降價壓力,降低採購成本,同時也使我國核電出口更具優勢。僅考慮現有海外核電項目及國內核電發展規劃,預計我國未來五年核電設備投資將超過3200 億元,平均每年核電設備具有超過600 億元的市場。我國“核電重啟”以及核電設備國産化加速推進,並隨著“一路一帶”核電出口的繼續推進,將帶動核電裝備需求快速增長,建議關注臺海核電南風股份金通靈通裕重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