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熱地暖金增”印證經濟轉暖

  • 發佈時間:2016-04-19 07:31:35  來源:石家莊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 王立彬

  韓 潔 鬱瓊源

  住宅市場,一線城市帶動二線城市加快升溫,個別城市面臨“過熱”壓力;土地市場,“地冷房熱”改觀,房價上漲,推動土地市場轉暖;財政收支,房地相關稅收增長較快。2016年一季度房地産市場三大信號,印證經濟形勢轉暖。

  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16年1至3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1767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1%),增速比1至2月份提高3.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11670億元,增長4.6%,提高2.8個百分點,住宅投資佔房地産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6.0%。

  “去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産市場出現積極回暖走勢,對經濟保持穩定運作,發揮出一定作用。”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從一季度情況來看,房地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所提升,初步估算房地産對經濟提升綜合貢獻率比上年同期提高。

  房地産是非常重要的行業,關聯效應比較大,房地産行業的投資和銷售不僅會帶動如鋼鐵、水泥等生産資料等上游行業發展,還會帶動裝修、家電甚至汽車等下游行業。所以,保持房地産穩定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1至2月,房地産開發投資結束連續5個月的負增長,投資增速轉正;個人按揭貸款在寬鬆的信貸條件下,同比連續10個月保持上漲態勢,漲幅創2014年以來新高。在市場流動性充裕,信貸規模擴張,開發投資增長的背景下,房地産市場吸引資本進入,有效需求上升,支撐了對價格的承受能力。”全國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負責人趙松説。

  房産市場“熱了”

  土地市場“暖了”

  據全國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數據,2016年一季度全國重點區域和主要城市地價水準整體漲勢平穩,綜合、住宅、工業地價環比、同比增速較上一季度均有所上升;商服地價環比增速與上一季度持平,同比增速微幅放緩。

  “本季度地價增速總體上升,供應量降幅收窄,與去年的軌跡明顯不同。可以説土地市場出現回升。”趙松説,一線城市各用途地價增速全面上漲,特別是住宅地價進入高速增長區間。二線城市地價增速也以漲為主,企穩跡象明顯。但三線城市變化有所不同,商服、住宅地價環比增速放緩。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綜合、住宅、工業地價環比增速依次為0.96%、1.27%、0.73%,分別較上一季度上升0.22、0.13、0.44個百分點;商服地價環比增速為0.57%,與上一季度持平。綜合、商服、工業地價環比變化平穩,住宅地價環比增速溫和上行。

  “目前熱點地區房價上漲效應在土地市場顯現,預期改善。流動性充裕,開發投資增長,作為重要投資領域,房地産市場吸引資本進入,有效需求上升,帶動了部分城市地價快速上漲。”趙松説。

  財政部公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1-3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增幅比去年全年增幅提高0.7個百分點。受部分地區房地産銷售回暖、房地産相關稅收增長較快拉動,地方財政收入增幅回升較多。

  數據表明,房地産營業稅1917億元,增長32%;建築業營業稅1493億元,增長7.5%。契稅1012億元,同比增長15.4%;土地增值稅1127億元,同比增長19.9%;耕地佔用稅493億元,同比增長14.1%;城鎮土地使用稅521億元,同比增長4.7%;房産稅501億元,同比增長10.5%。

  財政收入是觀察經濟形勢的一個重要指標。“房地産業的回暖,特別是一二線城市住房銷售的量價提升,顯著拉動了營業稅的增長。契稅、房産稅等相關稅收也增長明顯。”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表示,房地産相關稅收增長帶動財政收入繼續回暖。經濟結構調整和宏觀調控正在發力顯效。

  “‘十三五’開局之年首季,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有助於穩定企業信心,為房地産市場進一步上漲積聚了動能。”趙松説,但必須清醒地看到,國內外不確定性因素持續疊加:一方面,美元加息預期可能引發資金外流,對國內經濟形成壓力;投資支撐基礎尚不牢固,去庫存、去産能背景下企業降成本、增效益改善情況仍有待觀察。另一方面,前期房地産調控政策效果顯現,但不夠理想,一線城市市場熱度上升明顯;三四線城市改善有限,庫存壓力巨大。“房地産市場深度調整、高度分化,既要降熱又得升溫,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財政收入“增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