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有機農業俏了,農家糞肥火了

  • 發佈時間:2016-04-19 07:31:17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俗話説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春播以來,很多農業大戶和種植基地都盯上了有機肥。曾經“默默無聞”的農家糞肥,一下子成了俏銷貨。徐州城鄉就有一批現代賣糞郎,他們穿梭在田頭阡陌,為貨源奔忙。

  食品安全,催生糞肥挑大梁

  4月4日下午,給本村葡萄種植戶送完一車豬糞後,徐州銅山區棠張鎮“糞老闆”武衝終於可以洗洗手歇一歇了。今年47歲的他,從32歲起開始收售農糞,見證了其起起落落。

  緊靠徐州市區,棠張鎮是當地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7.8萬畝耕地中,4萬畝種植各種蔬菜,特別是蘿蔔,遠近馳名,有“棠張蔬菜一大怪,蘿蔔當成水果賣”的美譽。春節後,又到蔬菜換季的關鍵期,全鎮對農肥的需求量極大。以王莊為例,今年需要70至80噸農家肥在耕地前使用。附近的躍進村,以人糞、豬糞生産的綠陵牌商品有機肥,40千克袋裝規格售價高達26元。

  “一畝園,十畝田”,農民要種植高效蔬菜大棚,必須糞肥要當家。和其他村民一樣,武衝從2000年起在家建大棚種菜,銷售黃瓜、西芹、絲瓜、苦瓜等時鮮蔬菜。但是,近年來,他發現,長年使用化肥後,蔬菜大棚面臨著土壤板結的困境,“必須使用農家肥,農家肥特別是人糞微量元素比較多。種出的蔬菜更好吃,抗病蟲害能力強,葉大厚實,體格好。”

  棠張鎮農技中心主任孔祥霞介紹説,由於徐州地區多為黃泛區衝擊平原,土壤結構簡單,迫切需要測土配方後補充農家肥。2006年,該鎮曾對每一塊耕地進行詳細的測土配方,“每200畝取一個測量樣本,發現只有施用複合肥,才能改變土壤結構單一的不足。”

  巨大的需求,使位河村村民何振強看到了商機。他對接上三堡畢莊的一家生豬養殖場,他的小貨車一天兩次,一次兩噸,雇傭了一個小工幫忙幹。“每車100元買,240元賣,有140元的純收入。一年可掙7萬元。”

  糞肥越來越難收,基本靠搶

  “要一車,是吧?現在可不好找。”沒等緩過口氣,武衝的電話又響起。村民劉保華點名要一車幹人糞:“最近幾年,人糞是越來越難收了,貨源基本靠搶。原來60元,城裏‘旱改水’後,馬桶一衝,糞源更加緊張。小三輪,一車4方120元還供不應求。”

  徐州金山橋開發區瓦房村,有一個人糞晾曬點,這是武衝的“商業秘密”。60歲的邱庭遠是這裡的“主人”,“在村裏收糞賣糞,我幹了一輩子。”邱庭遠告訴記者,城市不斷擴張,這恐怕是市區內最後一個還能掏到人糞的地方。

  這附近有20多個旱廁,每個每月能賣50多元錢,這對每月僅有1400多元工資的環衛工人來説,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村莊就要被拆了,一旦旱改水,最後的糞源也沒有了。”老邱憂心忡忡地説。

  2005年之後,以人糞為最優的農肥需求量越來越大,周邊鄉鎮無法滿足快速擴張的高效農業需要,武衝只好到更遠的徐州市區尋找“貨源”,足跡踏遍了獅子山、駱駝山、黃山垅等地,走遍全城,卻發現貨源越來越少。

  調查中,記者發現,市面上豬糞、雞糞大行其道,並非因其品質好,而是無奈退而求其次。植物殘渣品質太低,肥效最高的是人糞,其次是豬糞,最差的是雞糞,恰恰最值錢的,都被汩汩流水衝進了下水道。

  若要受寵,糞肥也要深加工

  十年來,“菜農盼、鄉村厭”的農肥交易市場硬是沒能在徐州任何一個鄉鎮紮根開花。

  “農民都不願擺在自己村頭。”何振強説。遠離居民點,給各類農肥銷售帶來“一公里”難題。乘坐何振強的小貨車,記者前往他最主要的貨源地,小貨車僅能停到距離出糞口4米遠的地方,“沒辦法,只好一锨锨往車上‘倒騰’。”

  農家肥變成搶手貨,造假就多。剛入行時,武衝買進4方貨,竟然被摻進一半的酒糟、麥糠和鋸末,賣不到70元錢。豬糞用水沖,再收集,因為買賣“只看體積,不看重量”,即使辨別出來,但“貨太少,明知是假也得收!”

  3月初,曾有鄰省褚蘭鎮老人拉著一車幹糞到位河村村頭售賣。但是,那時所有的菜都已追肥結束,老人辛辛苦苦收集的優質糞肥只能忍痛處理,賤賣、拉回、倒掉,除此再無他法。人糞儲存困難,加上銷路單一,“糞老闆”縮手縮腳,不敢進貨,一天僅出一車,就怕積壓。“能不能嘗試把市場搬到網上?”武衝希望,這些問題能借助移動互聯網得到解決。

  “貨少推高售價,一年費用高達3000元,只有大棚才舍得用,大田用不起。”綠陵公司宋經理説。基本上看,目前農家肥的生産製造方法太落後,還停留在100年前的生産水準上。今後若想讓農家肥“再受寵”,必須走專業化生産、工廠化加工、商品化銷售、網際網路拓展的新路子。

  本報記者 李 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