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禁毒國際合作

  • 發佈時間:2016-04-19 07:13: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 璁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西南邊境毗鄰世界三大毒源地之一的“金三角”地區,當前該地區是對我國危害最大的毒源地,罌粟種植面積雖較上世紀90年代高峰時期大幅下降,但所産海洛因仍主要販入我國;同時,該地區合成毒品産量大幅增加,對我滲透不斷加劇。

  中國政府歷來堅持厲行禁毒的一貫立場,堅持廣泛參與、責任共擔的原則,積極參與、努力推動國際和區域禁毒事業不斷發展。特別是在大湄公河次區域,中方積極發揮地緣大國作用,引領各方多邊與雙邊結合,緝毒執法、替代發展、人員培訓等多措並舉,不斷豐富次區域禁毒合作內容,為解決“金三角”地區毒品問題作出不懈努力。

  ——深化和拓展次區域多邊禁毒合作機制和雙邊禁毒合作機制,合作層次不斷加深,領域不斷拓展

  1993年,為在“金三角”地區及周邊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之間開展更加有效的禁毒國際合作,遏制該地區的毒品蔓延和發展,中國、緬甸、寮國、泰國和聯合國禁毒署(現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中心共同簽署《大湄公河次區域禁毒合作諒解備忘錄》(MOU)。

  1995年5月,第一屆MOU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接納越南和柬埔寨為簽字國,並通過《北京宣言》和《次區域禁毒行動計劃》,確定以聯合國援助禁毒合作項目的形式開展區域合作。MOU機制是世界上較早成立的次區域禁毒合作機制,《次區域禁毒行動計劃》是世界上第一個次區域禁毒合作行動計劃。

  近年來,中國政府以負責任大國的態度,認真履行國際禁毒義務,在聯合國三個禁毒國際公約及MOU機制框架下,與MOU各簽約方通力協作,並肩作戰。MOU夥伴關係行動計劃開展20年來,中方始終積極支援、參與各項磋商和夥伴關係行動計劃框架下的項目實施,特別是近10年來,我國在次區域執法和減少毒品需求等各類禁毒項目設計、更新、實施方面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主導和承辦UNODC亞太地區中心組織的東南亞地區苯丙胺類毒品成癮治療康復、昆曼公路販毒風險評估、湄公河毒品販運形勢評估調查等項目和研討;我國政府對UNODC禁毒捐資額度從2007年前的每年4萬美元增加至目前的每年100萬美元,其中絕大部分用於次區域禁毒合作項目,以政治意願和務實行動為MOU機制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活力。

  雙邊層面,我國不斷加強與老、緬、泰、越、柬等次區域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每年分別與老、緬、泰、越、柬中央禁毒部門開展定期雙邊會晤和經驗交流,規劃優先合作事項,涉毒情報交流和案件合作機制日趨成熟,邊境禁毒執法合作取得務實進展,中老、中緬、中越已建成8個邊境聯絡官辦公室並初見成效。

  ——加強情報線索交流、案件偵辦、聯合掃毒行動等執法合作,打擊跨國涉毒犯罪取得重大進展

  近年來,我國禁毒執法部門不斷加強與老、緬、泰、越、柬等國在涉毒情報資訊線索交流、案件偵辦、控制下交付、易制毒化學品管制以及追逃、移交等禁毒執法領域的務實合作,情報線索核查機制不斷完善,邊境聯合掃毒行動常態化開展,聯合破獲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跨國制販毒品大案,抓獲境內外大毒梟上百名,有力地震懾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維護了國家和地區安全穩定。

  2012年,中國“10·5”專案組經過10個多月艱苦努力,查清了湄公河中國貨船遇襲案全部案情,抓獲了主要案犯,徹底摧毀糯康武裝販毒集團。其間,中國與寮國、緬甸、泰國警方跨境聯合辦案、抓捕,並在聯合審訊、調查取證和外國證人來華出庭等方面開展了務實執法、司法合作,彰顯了我國法律的尊嚴,也為四國湄公河執法安全合作機制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為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中老緬泰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機制,提升四國執法合作水準,打擊跨國毒品犯罪,改善該流域治安狀況,增強沿岸人民安全感,中方倡導並促成2013年首屆中老緬泰打擊湄公河流域毒品犯罪的“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取得豐碩成果。2015年1月12日至3月12日,中方又積極推動並與各方聯合開展第二屆“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及其延長期行動,行動期間,四國共破獲涉湄公河流域毒品犯罪案件891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164名,繳獲冰毒片劑1億片、冰毒晶體0.5噸、海洛因1.3噸、易制毒化學品約295.5噸。

  針對中越邊境毒品問題突出現狀,2014年起,中越禁毒執法部門聯合開展“中越邊境聯合掃毒行動”。2015年第二屆聯合掃毒行動期間,兩國緝毒執法部門已破獲邊境地區毒品犯罪案件2688起,抓獲嫌疑人3256名,繳獲毒品3911.9公斤,傳遞互涉情報線索29條。

  ——加強執法培訓和援助等交流,積極開展務實高效的禁毒合作

  中國政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老、緬等“金三角”地區國家提供技術援助和培訓,幫助他們提高執法能力,為深入開展國際禁毒執法合作奠定基礎,為構築我周邊戰略安全屏障、發展同周邊發展中國家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務實合作積累資源。

  2002年起,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委託雲南警官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禁毒總隊、廣西警察學院等為老、緬、越、柬等國培訓禁毒執法官員1200余人次,其中相當多的受訓學員已成為所在國家禁毒執法機構的業務骨幹力量。

  為支援老、緬禁毒工作,協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中國政府于2006年和2008年兩次向緬甸提供共計2萬噸大米的無償援助;向寮國援助60萬美元建設烏多姆塞戒毒康復中心,提供價值60萬元人民幣的戒毒藥品,併為其培訓6名戒毒康復醫護人員。

  ——深入推進境外除源戰略,進一步減輕“金三角”地區毒品危害

  在加大堵截毒品入境力度的同時,中國政府積極與緬、老政府開展罌粟替代發展和衛星遙感監測罌粟種植等領域合作,為減少“金三角”地區毒品對世界的危害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我國政府相繼與緬、老政府合作,對潛在罌粟種植區域進行衛星遙感監測,根據監測數據組織開展聯合實地踏查、核實和剷除。同時,我們向緬、老北部傳統罌粟種植區開展罌粟替代種植和産業提供技術和資金援助,並出臺財政、金融、出入境等多項支援政策,鼓勵企業到緬、老北部發展替代産業。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在緬、老北部累計投資人民幣16億余元,目前實施替代種植面積已達350萬畝,涉及橡膠、香蕉、玉米、水稻等40多種糧經作物。在緬、老兩國政府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金三角”地區毒品形勢正在發生明顯好轉,當地民眾經濟收入水準也得到提高,對毒品經濟的依賴程度得到有效緩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