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葡萄不出村就地釀成酒

  • 發佈時間:2016-04-19 02:31:3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譚紅香陳立傑

  如何實現農産品就地增值,如何把産業化各環節所産生的價值更多地留給農民?河北盧龍縣以農業産業化為抓手,破除資源依賴定勢,推動農業産業轉型發展。

  就地加工實現産值最大化

  盧龍縣各地成方連片發展的特色農業,吸引了眾多農業龍頭企業入駐,他們不僅將農業産業鏈擴展到從“田間”到“飯桌”的全過程,而且讓農産品實現就地“消化”。

  在柳河山莊生態莊園內,一條每小時生産5000瓶紅酒的生産線,將在今年5月投入使用。據柳河山莊生態莊園總經理梁凱介紹:“這條生産線建成後,將極大地提升當地葡萄加工的産能,可將莊園內3900畝的葡萄基地生産出來的葡萄就地加工成葡萄酒。”

  目前,該莊園共有兩條紅酒生産線,不僅能完全“消化”基地內的酒葡萄,還能將周邊村民種植的3000多畝葡萄全部吸收釀造。

  如今,在盧龍縣,不僅葡萄能夠實現就近深加工,種植面積最多的甘薯也可以實現就地“吃幹榨凈”。“目前,公司粉絲每天生産量是20噸左右,24小時連續生産,訂單式生産,能保證正常的銷售。”據河北中薯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福星介紹,今年,公司已經與周邊1萬多戶村民簽訂甘薯收購合同,能夠消化吸收甘薯10萬噸左右。

  據悉,公司的二期工程正全面推進中,待正式投産後,可通過甘薯深加工,將甘薯的根、莖、葉充分加以挖掘和利用,可提取出膳食纖維、蛋白、花青素等,還可做成全粉,其附加值將大為提升,而由此返還給農民的回報也必將增加。

  目前,盧龍縣千萬元以上農業産業化項目已經有12個,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達到51家。其中僅25家紅酒企業就能將盧龍縣2.65萬畝葡萄消化60%。

  “網際網路+”讓農産品銷得更遠

  近年來,盧龍縣的葡萄等特色農産品搭上“網際網路+”快車,從田間地頭通過快遞發往全國。柳河山莊生態莊園從2015年便開始嘗試在網路上銷售莊園自産的水果和紅酒,銷售效果十分不錯,網路年銷售額達到800萬元。

  據介紹,莊園內的産品65%—70%的銷售額都是通過網際網路完成,線上做了很多包括微商、優在商城、秒讚等活動,包括公眾號等所有的“網際網路+葡萄酒”的行銷模式,莊園産品銷售中全都能體現。

  為了創新産品體驗,他們還推出了美酒DIY,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一些圖片和文字,自行設計酒標,然後發到網路平臺上,莊園可以做到一天內印製、包裝、發貨,省內的消費者第二天就可以收到。

  在盧龍縣,像柳河山莊生態莊園這樣通過網路銷售農産品的企業越來越多,更多農戶通過網路打開了新的市場,實現了農戶與消費者的無縫對接。同時,盧龍縣還依託全國第一家村鎮O2O電商平臺“樂村淘”,邀請200多家農村加盟店和20家生産企業作為線下體驗店,在網際網路銷售當地的農産品和土特産。

  通過“網際網路+”的模式,不僅是葡萄、葡萄酒,盧龍縣的粉條、甘薯脯、蔬菜等農産品也跨越千山萬水,擺上了千家萬戶的餐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