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扶持生態莊園 為民增收增利

  • 發佈時間:2016-04-14 09:31:33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晉中市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組織開展以“雙引雙賽”為主題的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以生態莊園經濟為載體,趟出了一條引領民營企業産業轉型和推動農村地區脫貧攻堅相結合的新路子。

  晉中市左權縣,是革命老區、國家級貧困縣。從2005年開始,左權縣通過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和社會能人,依託移民搬遷舊址遺留的土地以及“四荒”資源,通過租賃、流轉等形式集中一定規模的土地,進行農業産業扶貧開發,幾年來,這種産業模式的蓬勃發展不僅壯大了當地農業産業,加快了農民增收,而且還推動了民營企業轉型,被專家學者稱為生態莊園經濟。

  截至目前,左權縣生態莊園總量達到252處,覆蓋151個村莊,佔到全縣村莊總數的40.5%。流轉土地面積35萬畝,累計完成投資4.8億元,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開闢了新路子。

  譬如,左權縣最大的農業特色産業核桃,這幾年隨著生態莊園的興起而廣泛種植,目前栽植面積達到31.8萬畝、460余萬株,年産量可達730萬公斤,産值1.8億元,正常年景全縣13萬農民每人平均核桃收入1300多元。同時,左權全縣莊園經濟常年雇傭的農民工達到2600余人,每人平均年收入10000多元;季節性用工則達7600余人,每人平均收入3000元左右。每年參與莊園經濟土地流轉的農民可獲得流轉收益1000余萬元。另一方面,生態莊園讓手握資金找不到轉型門路的民營企業和無錢開發的農村資源閒置無縫對接,解決了“一頭捆著草、一頭餓著牛”的問題。如平遙煤化集團將産業轉型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已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了橫坡生態莊園,發展林果業、中草藥種植加工、特色養殖和休閒觀光,提供300余個就業崗位,季節性用工450余人,年發放勞務工資1200余萬元。和順縣天凱集團,以煤為基、轉型發展,投資9000多萬元興建了天凱生態莊園,採取“企業+莊園+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周邊建設果蔬基地3萬畝,使3500戶農民增收。

  有效脫貧,脫貧後不返貧,必須建立開髮式、造血式扶貧的長效機制,激活內生動力。經過十年的實踐,晉中市以産業扶貧為龍頭,以民營企業為主角,以生態莊園經濟為載體的脫貧攻堅模式,實現了“老闆進村、資本進村、産業進村”,使“空殼村”變成“新莊園”,使閒置的資源資産變成“賺錢的機器”,使農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開發生態莊園經濟依託的土地使用權,是從農民手裏租賃或購買來的。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晉中市始終遵循最大限度保障農民利益的原則,採取以耕地農作物年均畝産量折價的辦法,確定補償標準,讓農民“旱澇保收”。榆次區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民每年流轉獲益就達550萬元,實現了“土地搞流轉,戶戶能賺錢”。

  生態莊園經濟開發中創造了多種入股形式,農戶的土地、林權、資金、甚至飼養的畜禽都可以入股。特別是在林權制度改革中,堅持向生態莊園傾斜,創新“均山均股,確權到戶,不到地頭”的模式,倡導農戶以林權入股分紅,讓“農民當股東,年年能分紅”。

  生態莊園經濟開發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如明樂生態莊園,將一個400余畝廢棄多年的磚場土坑,打造成了一個高標準的休閒度假莊園,去年收入達1500余萬元,吸納周邊勞動力120余人,帶動周邊村的農民群眾發展採摘、農家樂等40余戶,戶均增收2萬多元,使得“農民變‘工人’,人人能打工”。

  目前,晉中全市在莊園就業的人數達到了2.3萬人,有500余家民營企業投資莊園經濟,累計投資41.2億多元,建起513處生態莊園,形成了産業發展、科技示範、生態涵養、休閒度假、綜合開發等五大類型。開發生態莊園經濟體現了“能人帶農民、企業帶農業、莊園帶農村”的發展效應,恢復了農村貧困地區“造血”功能,確保了農民持續增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