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輝:盤活西部最大“菜籃子”
- 發佈時間:2016-04-13 07:32:25 來源:重慶晨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觀農貿必須搬遷,新家就在雙福。
“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是市政府決定實施的全市‘菜籃子’工程、民生工程和重點工程,對做大市場規模、優化市場佈局、規範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有重要意義。”市商委副主任陳國華介紹,根據我市五大功能區域劃分的要求,未來,我市內環以內的市場將逐漸向外環遷移,且主城內環以內不再佈局各類綜合性批發市場。
市商委副主任陳國華介紹,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作為2009年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實施的“菜籃子工程”和“民生工程”,是2010、2011、201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的重點工程。
去年4月,銅梁安居蔬菜基地負責人鄧代紅的心一天比一天緊張,白蘿蔔,兩毛一斤都沒有人來拉,如果再賣不出去,幾十畝蘿蔔就會空心並開花,就只有爛在地裏或者免費送給當地農民喂豬,損失慘重。
而與此同時,北京等外地的長白蘿蔔卻出現了緊俏,有的甚至賣到了兩元一斤。
了解到這一資訊後,雙福國際農貿市場立即與北京等幾大聯盟的農産品批發市場取得聯繫,成功將重慶本土的白蘿蔔調劑往北京等北方城市銷售,緩解了我市各大蔬菜基地的白蘿蔔危機。
雙福農貿市場副總經理張科平介紹,去年本地蘿蔔豐産,每天運到雙福市場的本地産長白蘿蔔有200多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近100噸。
這些來自本地潼南、銅梁、永川等的長白蘿蔔,以前銷售渠道主要在市內,現在開始大量銷往外地城市,重慶本地産白蘿蔔的銷量比外地還少了,隨著銷路的打開,整體銷售量的增大,大大增加了我市菜農的收入。
雙福國際農貿市場,就是重慶市民最大的“菜籃子”。
突破老市場場地困局
觀農貿蔬菜市場是在2002年建成投用的,有400多戶經營者,經過10年的發展,2012年,整個市場交易總額超過218億元,已躋身全國十大農産品批發市場行列。但原有的交易場地面積早已不能滿足主城區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它被要求整體搬遷到雙福國際農貿城。
另外,每天有300車次的重型貨車和1000至1500車次的小型貨車進入市場。如此多的車流量造成整個盤溪地區的交通擁堵,讓寸土寸金的江北盤溪轉盤成為主城一大堵點。這也制約了觀農貿的發展,很多從外地拉蔬菜或者水果進入市場的車,有的甚至要在市場外排隊等幾天才能進場,而進場後,很大部分蔬菜或者水果已經腐爛了。
隨著雙福國際農貿城的開業,越來越多的重慶蔬菜基地老闆、蔬菜批發客商和鄧代紅一樣受益。
成為保價穩供的平臺
據了解,雙福國際農貿城由商投集團與江蘇華西集團共同打造,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規劃佔地5000畝,建築規劃約500萬平方米,設有商品交易區、配套功能區、管理辦公區、生活服務區四大功能區,26個專業市場涵蓋蔬菜、水果、糧油、肉類、幹貨、水産、凍品等。
其中,蔬菜市場佔地約360畝,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共有6個交易大棚和3個交易大廳,總交易攤位數約1300個,停車位約1600個。市場周邊規劃了10萬平方米以上的冷庫,以滿足各种經營需要。
雙福國際農貿城項目全面建成營運後,年交易量可達600~1000萬噸,年交易額達300~500億元,將引進交易客戶4萬戶,可解決3萬人就業,可提供就業崗位10萬餘個。
雙福國際農貿城不僅立足大重慶、而且輻射中西部,還將成為市政府“保供穩價”的平臺、主城居民的“菜籃子”和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途徑。
去年交易農産品258萬噸
據了解,搬遷前,觀農貿蔬菜市場日均蔬菜交易量為4300噸左右,高峰期能達到6000噸,主城80%的蔬菜供應來自觀農貿蔬菜市場。而搬遷後,雙福國際農貿城的成交規模、蔬菜價格是否有較大的波動?
重慶雙福農産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科平表示,2015年,雙福國際農貿城全年交易農産品258萬噸,交易金額162億元,農業部重點監測的39個蔬菜品種,在雙福國際農貿城的批發均價為4.19元/公斤,與觀農貿蔬菜市場搬遷前基本持平。
開業一年,雙福國際農貿城初步完成了政府給予的保價穩供、擴大市場輻射和影響的任務。今年春節後,雙福國際農貿城的日均交易規模已經突破10000噸,最多的時候達到12000噸。
擴大影響力和輻射力
動工之初,雙福國際農貿城便以打造西部最大“菜籃子”為目標,力爭建成西部最大的綜合性農産品批發市場,以重慶為基點,市場半徑輻射四川、貴州、湖北、廣西、甘肅等地區。
“雙福國際農貿城的配送定位是整個西部地區。市場以重慶為中心,逐步向所有能輻射到的地區蔓延。”市商委流通處負責人對雙福的市場擴張力如此描述。
據了解,目前,與雙福國際農貿城簽訂的戰略合作大市場也遍佈全國,在供需出現緊張時,這些大市場之間就可以資訊互通,相互調劑,從而做到保價穩供。
張科平説,雙福國際農貿城開業一年多,它的意義和影響力已經顯現。“一是雙福國際農貿城已經進入全國農産品流通主要佈局點,被農業部確定為定點市場,商務部確定為全國農産品流通六大骨幹節點市場之一和全國公益性市場。二是做到了經營戶不搬散,並且帶動經營戶成功外遷和轉型,成為重慶主城市場外遷的開始和示範,帶動全市其他主城市場外遷,推動了全市五大功能區建設。”
與此同時,與雙福國際農貿城簽約的蔬菜、水果基地更是上百家,大大降低了市場的採購成本,保證了價格不會大起大落。這樣,雙福國際農貿城在大市場、大流通的前提下,在大大增加市場交易量的同時,也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比如,在淡季,我市70%左右的蔬菜都來自全國各地市場,本土蔬菜僅僅佔30%,而總體交易量與原來相比幾乎翻番。
將打造成旅遊觀光點
“未來的雙福國際農貿城,肯定不應該僅僅只是一個農産品批發交易的地方,到‘十三五’末,雙福國際農貿城將以更好的姿態和運作效果呈現在市民面前。”有望成為老百姓新的旅遊觀光、消費交易的好去處。
張科平表示,雙福國際農貿城已經在董事長敖輝的帶領下,開始了新的轉型升級謀劃,打造全國最大的農産品綜合交易平臺。
一方面,在現有的物流、倉儲、交易的基礎上,探索發展集中配送服務,建成農産品集中加工和配送專區,將農産品製作成凈菜,定型包裝,融合於農産品電子商務發展之中,從田間地頭到餐桌,在這裡就可以將蔬菜的整個産業鏈打通。另一方面,雙福國際農貿城還在籌劃建立農産品貿易展示交易中心。
同時,雙福國際農貿城還將依託一帶一路商機,瞄準國外、境外農産品快速進入國內市場和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機遇,建設境外農産品展示展銷和加工配送區,建成保稅監管備案庫,形成跨境農産品流通中心,將雙福國際農貿城打造成農産品進出口綜合交易平臺。
實施農産品溯源體系
如此大的一個菜籃子,如何保障它的食品安全?
張科平介紹,雙福農貿城實行一站式交易,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也啟用了全新的系統。針對農業生産和流通渠道分散、品質管理和監督面廣導致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繁出現的現狀,該農貿城配備了以現代化資訊系統為支撐的交易平臺,並建立了由食藥監等職能部門指導組成的一體化農産品品質安全檢測、監督中心,對進場的所有農産品實行檢驗檢疫,全面實施農産品品質可溯源管理體系,從而成為重慶乃至整個西部地區食品安全保障中心。
本報記者 徐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