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經觀察:國際農産品市場“熊”沒走

  • 發佈時間:2016-01-02 15:06: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芝加哥1月1日專電? 財經觀察:國際農産品市場“熊”沒走

  新華社記者何險峰

  2015年國際農産品期貨市場低迷不振,玉米、小麥、大豆等主力期貨合約跌勢明顯。展望2016年,受美元強勢、庫存過多、需求疲軟等因素持續影響,預計國際農産品市場“築底回升”尚需時日,“熊途”難以很快結束。

  首先,強勢美元或將繼續對農産品價格形成壓力。在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農産品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農産品期貨以美元計價,而今年美元或將繼續保持強勢,從而對農産品價格繼續進行打壓。

  在美國經濟基本面向好、美聯儲加息、全球央行政策分化等因素推動下,2015年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匯率持續上漲,衡量美元對其他六種主要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全年上漲10%左右。市場分析人士認為,2016年,這三大因素依然將助推美元上漲,但漲勢漸趨溫和。

  其次,庫存過多抑制農産品價格回彈。美國農業部的農産品相關報告是市場關注焦點之一,其月度《世界農産品供需報告》更是對市場價格具有直接影響。考察這一報告可以發現,庫存過多是貫穿2015年全年的一大難題。

  2015年12月9日,美國農業部發佈的月度《世界農産品供需報告》顯示,12月份美國15/16年度玉米期末庫存預計上調2500萬蒲式耳至17.85億蒲式耳,而全球玉米期末庫存近乎持平;美國小麥月度供需情況大體未做調整,但全球小麥産量上調190萬噸至7.349億噸,仍然創歷史新高;大豆期末庫存量預計為4.65億蒲式耳,持平不變,為06/07年度以來最高點。

  與産量和供給增加對應的另一面是國際市場需求的持續不振。同樣考察2015年月度《世界農産品供需報告》,下調需求的月份佔了多數,小麥、玉米等月度需求均有調降。大豆雖然面對中國需求拉動和生物柴油新標準等利好,但全年來看整體需求也難以化解庫存。

  此外,儘管現代化技術讓農業生産已經不再靠天吃飯,但天氣因素仍是影響農業産量的重要因素。回顧2015年,在美國玉米和大豆生長的關鍵期,適宜天氣也推高了市場增産預期,打壓了玉米和大豆期價。比如在4月底、5月初玉米和大豆的種植關鍵期,美國中西部地區迎來溫暖濕潤的有利天氣,在基金大量拋盤的打壓下,玉米等穀物期貨曾在4月中下旬一度領跌芝加哥農産品市場。

  美國以外地區,如俄羅斯、烏克蘭、歐洲、南美等地一些關鍵時節的天氣情況也打壓農産品期價。如去年12月中上旬南美地區的降水緩解巴西、阿根廷等主要農作物生産區的旱情,也進一步加大了投資者關於市場供給壓力擴大的預期。

  有分析人士認為,從厄爾尼諾到拉尼娜,天氣方面的因素將使得未來農産品市場走勢更加撲朔迷離。高盛在近日發佈的報告中指出,暖冬天氣將對大宗商品特別是農産品價格構成威脅。據悉,一段時間以來,歐洲、美國等多地氣溫普遍較往年高出許多,亞洲過去數月也一直溫暖乾燥,這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厄爾尼諾現象。不僅如此,厄爾尼諾之後,以寒冷氣候為特點的拉尼娜現象將接踵而至,困擾新年的農産品市場。

  總體來看,2016年國際農産品市場仍將面臨價格下行的壓力。美國農業部2015年12月發佈的農業長期預測早期報告顯示,2016年美國玉米、小麥和大豆均價將比2015年有進一步的下降,而且未來幾年,上述農産品價格或將低位徘徊。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