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肉類協會:打破“豬週期” 不能靠進口豬肉

  • 發佈時間:2016-04-12 11: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4月12日電 針對近期全國豬肉價格在傳統淡季出現的較大幅度上漲,中國肉類協會表示,目前進口豬肉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打破“豬週期”不能靠進口,要提高本土豬肉品質、降低生産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實現肉類産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是靠排斥進口肉,更不能搞內耗,而是要學會如何適應消費者的需求。

  一般來説,豬肉價格的波動基本遵循“豬週期”的規律,即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可見生豬供應的不穩定是導致肉價大漲大跌的重要原因,中國肉協指出,目前國産豬肉價格比較高的主要原因正是生豬存欄量低。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年生豬養殖行業處於虧損狀態,造成大量養豬場破産和退出,産能大幅下降。

  在此次豬肉漲價引發的討論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進口豬肉的競爭力。中國肉協表示,主張限制進口的,理由是進口豬肉價格比較低,衝擊國內市場,影響養殖企業盈利。主張擴大進口的,理由是進口豬肉品質有保障,符合消費者需求,有利於平衡國內市場。綜合起來,進口豬肉質優價廉,具有競爭力。

  中國肉協表示,打破“豬週期”,不能靠進口豬肉。要學習國外提高豬肉品質、降低生産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先進經驗,從政府、協會和企業三個層面推進豬産業的供給側改革,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豬肉産品。

  談及中國的豬産業為何大而不強,中國肉協認為,重要原因之一是産業鏈各環節、各主體之間不夠協調,未形成合力。豬肉市場緊缺時,屠宰廠爭搶豬源,養殖者抬級抬價,希望增加收入;豬肉市場過剩時,養殖者急於出欄,屠宰廠壓級壓價,希望降低成本、增加盈利。這是長期以來生豬價格暴漲暴跌、供求波動很大的重要原因。在這一背景下,豬肉産品品質提升缺乏整個産業供應鏈的基礎保障,消費者滿意度不高。

  現在一些地區豬肉價格上漲幅度過大,已經超過了普通收入階層的消費支付能力,開始影響到國內豬肉産品的銷售。中國肉協表示,從我國豬産業供應鏈的發展看,要提高豬肉産品的供給品質,必須首先解決生豬養殖、屠宰、經營等各環節之間、各主體之間的協調發展問題。就肉類産業而言,只有保障肉類食品的穩定供應和不斷改善,才能提高人民群眾生活的滿意度;只有人民群眾滿意了,市場認可了,企業才能盈利,才能生存發展。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下,要實現肉類産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是靠排斥進口肉,更不能搞內耗,而是要學會如何適應消費者的需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