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校園貸”,別讓我愛得難受

  • 發佈時間:2016-04-08 08:31:07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張婷

  不久前網上有個視頻,引發了許多人的思考:為剛上大學的女兒買新款蘋果手機的一位父親,坐在店內一隅滿臉愁容。“提前消費、提前享受、免息分期”……如今,各種網路借貸“走紅”校園。一方面,“校園貸”能讓大學生通過延時還款滿足消費慾望,減少了頻頻向父母張口要錢的尷尬,另一方面,“花明天的錢”,真能那麼爽嗎?

  “白條”風靡高校

  “每個月月初父母都會按時往我的卡裏打1500元的生活費,看著是不少,但現在消費水準那麼高,總感覺不夠用。平時和朋友吃個飯少則上百元,這次他請,下次總得你請,不能老吃別人的吧。女生又愛臭美,基本的化粧品、護膚品,還有衣服啥的,經常不到月末就啃速食麵了。”海南師範學院的在校生小吳告訴記者,年初她激活了京東“校園白條”功能,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買了一部iphone 6S,每月要償還近500元,分12期還完。小吳覺得,從嘴上省省,再做點兼職,應該能挺過去,可自己提前享受“蘋果”帶來的滿足感,且無需向父母要錢,有啥不好呢。

  記者隨機在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學院採訪了多位同學,不少人都用過“白條”。一位陳姓男同學還拿出手機教記者如何激活“白條”業務。據悉,“白條”只能在京東網站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目前其信用額度最高可達8000元,擁有30天免息,並可選擇最高24期的分期還款。

  校園貸“登堂入室”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今的“校園貸”其實就是以前校園信用卡的延續。2004年至2009年是校園信用卡的“擴張期”,銀行紛紛在學校招聘學生代理長期駐點,通過免手續費、免年費、開卡送禮等策略進行針對性行銷。但是由於大多數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銀行感到風險比較大。

  目前,高校學生申請銀行信用卡比較難,一是申請週期較長、手續複雜,二是額度不高。而手續簡便、額度較高的P2P借貸平臺普遍受到大學生們擁躉。

  “通常情況下,借貸平臺必須對借貸人進行借款金額、償還實力等方面的評估,並進行風險提示。但是一些P2P借貸平臺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並未嚴格按照流程執行,從而導致校園貸風險難以控制。而核心資訊互不聯通也容易造成一個人在多家平臺貸款的亂象。”海口某銀行工作人員表示。

  家長“憂心忡忡”

  “得知她在使用校園貸,我們有些擔心。其實家裏每月匯錢,只是想讓她控制零花錢的數額,更好管理財物。”在海南大學校園內,一位來看望孩子的家長如是説。

  記者隨機採訪多位家長,有人説:“現在這種校園貸門檻很低,孩子隨便就能辦理,有時買了時尚電子産品,偷偷在宿舍吃泡麵,既對身體不好,也養成提前消費和大手大腳花錢的毛病。”也有家長表示,校園貸會助長孩子攀比的消費心理,為了“面子”提前消費,實在不值得提倡。

  有金融業人士表示,校園貸是網路消費金融業務細分的必然趨勢,關鍵是要防範過度消費和攀比行為,樹立量力而為的健康消費觀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