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東:“金融甘霖”潤澤貧困戶
- 發佈時間:2016-01-13 03:33:57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燕玉海
儘管守著幾畝土地,但要想創業沒有錢也是很難,這是農村貧困戶脫貧普遍難以越過的門坎。
如何化解制約貧困的難題?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田東縣,大膽探索農村金融改革創新,通過建立健全組織、支付、信用、保險、擔保、村級服務等六大體系,有效緩解了農村貧困戶缺資金、貸款難的問題,巧用“金融甘霖”潤活了農村貧困中的生産要素,探索出了一條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廣西百色市委常委、田東縣委書記王軍介紹説:“田東縣通過農村金融改革創新,全縣貧困人群形成了“有錢貸、能創業、按時還”的良性迴圈發展氛圍,貧困人群思想觀念實現了“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根本性轉變。
據了解,田東縣先後向貧困村戶發放貸款2.16億元,激活了落後村的發展活力,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14.63萬人下降到2014的6.5萬人。
電子聯網精準識別貧困農戶
金融放貸扶貧能否精準選準貧困村戶?去年以來,田東縣在農村金融改革過程中,將金融服務與扶貧作為第一要務,除建立“誰調查、誰登記、誰審核、誰負責”的可追溯工作制度外,還改變源於農戶信用資訊採集系統的推廣,結合全國扶貧管理系統,創建了一套內容更加豐富、功能更加完善的“農戶系統”。升級版的“農戶系統”,正是將扶貧資訊納入農戶系統統籌管理,充分發揮全縣農戶系統資訊齊全、覆蓋面廣的優勢,為金融精準扶貧提供了可靠依據。
日前,田東縣農戶系統新增的扶貧管理數據模組,可以方便地導入國務院扶貧管理資訊系統,還可以結合自治區、市扶貧辦公室下達縣裏的貧困指標,清楚地看出全縣各鄉鎮村屯貧困戶的初選對象,並通過將初選名單公示公告到各村進行民主評議,最終準確確定全縣的貧困戶範圍。
電子聯網平臺的運用,不僅統攬了全縣精準扶貧的大局,還解決了小額貸款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較好地化解了貸款、放貸和風險防控三大難題。同時結合農戶信用資訊查詢平臺,讓銀行還能有效甄別“安全性或風險型借貸者”,有效監督和控制了借貸農戶的貸前、貸中和貸後行為,大大提高了小額信用貸款的品質,從而推動了小額信用貸款在農村中的廣泛普及。目前,田東縣按照精確篩選的依據,已累計向9145個貧困戶發放小額貸款4.16億元,累計為全縣5.2萬農戶推薦辦理貸款金額超過25億元。
抱團互助破解貸款難題
大山深處的思林鎮真良村,村裏種植有500多畝火龍果,過去真良村是個有名的窮村,2011年以來通過信用體系建設成為金融貸款信用村,村裏設有三農金融服務室,農民不出村就能貸款。現在通過貸款,貧困戶都能投資擴種火龍果、香蕉等,每人平均年收入達到了6000多元,比過去提高了一倍多。
真良村全村9個自然屯、265戶、1033口人,按照家庭資産、人員健康狀況、道德品質等條件評定,全村確定AAA戶83戶、AA戶110戶、A戶45戶,信用戶最少的可免抵押貸款1萬元,最多的10萬元。
田東縣的貧困戶為何都能不抵押免擔保拿到貸款發展種養業呢?縣金融辦公室負責人介紹,縣裏引導創建了29家扶貧資金互助社,入社社員可以獲得入股資金10倍的貸款;在特困村建立了貧困戶發展生産資金互助協會,由縣財政向每個協會注入資金15萬元,資助特困人群發展生産增收;並以此探索出了一條“民管、民借、民用、民還,週轉使用、滾動發展”的扶貧資金使用新模式。
放貸扶貧與防控風險並重
放貸扶貧最怕貧困戶貸了款搞種養業,結果,糟了災賠了錢無法還貸。
為處理好放貸扶貧與防控金融風險的關係,田東縣運用動態調整的信用體系,根據農戶的收入和過往信貸記錄等情況,對收入穩定、還款記錄良好的農戶,不斷提高信用等級和貸款額度、降低貸款利率,使其能貸到更多資金,發展得更快更強。同時,還逐步把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等納入信用體系,擴大貸款覆蓋人群。2012年12月,田東縣成立了廣西唯一一家縣級農村綜合産權交易中心,農村貧困戶家中的不動産,如房屋、土地、山林等,只需在農村綜合産權交易中心登記鑒證後,就可去銀行抵押貸款,這樣以來,既促進了農村産權和資金在農村的流轉,又打開了農村産權可直接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的渠道。
田東縣運用多種金融手段,確保貸款風險可控,根據涉農貸款金額的一定比例,財政列出800萬元風險補償基金和200萬元的小額貸款貼息基金,按照“專款專用、結余留成、滾動使用、超支不補”的原則,專門用於各類金融機構服務三農貸款的風險補償。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不良貸款的處置,有效分擔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風險。
近幾年來,全縣在所有鄉鎮建立農村保險服務站,在161個行政村設立保險服務點,並開拓了香蕉、甘蔗、芒果、竹子種植等13項特色農業方面的保險。目前,全縣農戶種植業保險覆蓋率達到63%,小額貸款保險覆蓋達到90%。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