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科院:讓成果落地 讓創業聚財

  • 發佈時間:2016-04-01 02:30:5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藥物研究所出新藥,這是理所應當的。然而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還是經過一番討論才在怎樣促進出新藥的問題上達成共識。”3月31日在《中科院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發佈會上,中科院科發局局長嚴慶的一番話,讓人感悟到了一個科研院所在成果轉移轉化上的不易。

  這個“不易”是中科院幾十年來的老問題。

  1998年,經中央批准,中科院進入知識創新工程。院黨組明確提出了“三個面向”的辦院方針,其中之一就是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也就是要求實現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快20年了,儘管轉移轉化工作有了很大進步,但依然不能令人滿意。

  大約七八年以前,時任中科院院長路甬祥,有一次向院屬機構領導傳達中科院黨組會議精神,在談到科研成果轉化難時説:在中科院,如果發一篇《Nature》或《Science》文章,大家就認為你很棒;但如果你搞成了一項大的成果轉化,就獲得不了像發論文那樣的尊重。我就不信中科院近十萬人都適合做基礎研究!

  儘管從中科院領導到下屬單位的領導基本都認識到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但一些現實和觀念的羈絆仍使這項工作始終不能放開手腳,比如職務發明帶來的國有資産“流失”問題,利益分成問題,做轉化而帶來的評職稱難的問題,怎樣考核那些做轉化工作的人的工作量問題等等。

  假如一個研究人員拋開了基礎研究而從事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他可能面臨著評不上研究員的風險,因為他可能就發不出論文來。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就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副所長葉陽在介紹該所情況時説,只要你出了新藥,即使沒發論文,依然可當研究員。具體辦法是,對於研製新藥的人員,只要獲得了藥物的臨床批件,那麼課題組將可獎勵一個正高、兩個副高名額;如果獲得新藥證書,則可獎勵兩個正高、四個副高名額。也就是説對這些人的職稱評定,不以論文做考核。葉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去年在評定職稱時,就有一個副研究員,因為研製出了一種治療紅斑狼瘡的藥並獲得臨床批件,他所在的課題組就給了他一個研究員的職稱名額。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採取的一項政策也十分特殊:在孵化的企業中,研究所所佔的股份一定不超過1/3,不把企業變成研究所味道的企業,讓企業按照市場的規律成長壯大。在3月3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光機所産業處處長曹慧濤高興地對記者説,所裏一個1979年出生的青年人創業,其企業去年融資後被估值一個億。

  其實,不是只有科研—職稱才能顯示一個人的價值,創業—聚財也同樣能顯示人生的價值。而我們現在更缺的就是後一種價值的體現。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科院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闡述了成果轉移轉化的5大方向和25項任務。在5大方向中,包括推動煤炭間接液化製備超清潔油品和高附加值化學品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産出並落地轉化;設立中科院智慧財産權運營管理中心等機構,建立以智慧財産權為核心的科技成果管理體系;培養培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新型孵化器和投資人超市等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創新載體。

  還有一個方向最重要,就是營造有利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環境和氛圍,比如完善重大産出導向的評價體系,制定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配套政策和制度等。

  中科院一位副院長表示,希望各研究所大膽探索,為從事成果轉移轉化的創業者創造條件。院領導願意為這些探索承擔更多的責任。

  (科技日報北京3月31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