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傅平江:浙江銀行業風險可控 將探索不良資産證券化試點

  • 發佈時間:2016-03-31 20:41: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31日電(閆雨昕)3月31日,在第36場銀行業新聞例行發佈會上,浙江銀監局副局長傅平江指出,作為全國經濟的晴雨錶,浙江經濟先全國遇到了增速放緩、動力減弱的瓶頸,企業經營風險和銀行信用風險提前暴露。

  傅平江指出,自2011年底溫州銀行業出現風險以來,浙江銀行業風險暴露已經持續一段時間,2015年末,浙江省全省不良貸款餘額1808億元,不良貸款率2.37%,同比上升0.41個百分點。“這是經濟金融轉型發展過程中必將遇到的陣痛。我們預計,未來6-12個月內,浙江銀行業不良貸款仍將小幅增長,但總體可控,也相信能率先走出困境。”傅平江説道。

  目前,浙江經濟轉型升級成效明顯,新動能逐步增強,銀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強。浙江銀行業不良貸款季度環比增幅在趨緩,其中溫州銀行業已連續兩年實現“雙降”,2566億元貸款損失準備金、3.27%的撥貸比和超過13.77%的法人機構資本充足率等緩衝準備,足以應對中短期風險。

  作為面向“三農”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農行浙江省分行行長馮建龍在被問及風險問題時表示,近三年來我們浙江農行新增“三農”貸款677億元,貸款增速21.6%,高於全行貸款平均增速2.08個百分點,“三農”貸款總量達到3814億元,佔全行貸款的46.65%,三年提高了0.8個百分點。新增農戶貸款58億元,總量達到144億元,不良率為1.2%,低於浙江區域內不良率1.17個百分點,風險總體可控。

  杭州銀行行長宋劍斌指出,杭州銀行通過實施“投向清單”、“負面清單”、“清收清單”的“三張清單”模式控風險。對於信貸風險堅持分類處置:對煤炭、鋼鐵、電解鋁等主要産能過剩生産企業,沒有大額授信支援。對僵屍企業,納入負面清單,嚴禁新增授信。對階段性經營困難的企業,實行幫扶,支援兼併重組

  在推進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後産能、加速處置“僵屍企業”、培育新興産業的過程中,既會形成大量企業並購重組、産業整合的機會,也會加快不良資産的暴露和處置。

  信達資産管理公司浙江分公司胡德總經理表示,近年來,信達浙江分公司除了靈活選用轉讓、重組、置換、以物抵債、重整、債轉股、資産證券化等處置手段外,還積極探索新的處置方式,實現社會資源的二次優化配置。

  在風險化解與業務創新方面的嘗試方面,信達浙江分公司通過不良資産線上與線下O2O有機融合的新型招商模式拓展投資者主體。2015年5月,信達浙江分公司舉辦了的不良資産招商峰會暨中國信達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成功吸引到境內外超過200機構到場。

  傅平江指出,接下來,浙江銀監局將推動市場化、多樣化的不良資産處置方式,探索不良資産證券化和收益權轉讓試點,加大運用押品資訊平臺,力爭不良貸款總體平穩,讓不良率不出現大幅上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