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嚴“限抗令”叫停三級醫院門診抗菌輸液
- 發佈時間:2016-03-29 16:40:00 來源:中青線上 責任編輯:吳起龍
“對不起,不能給您開輸液處方。”杭州市蕭山區人民醫院門診的一位醫生向一些主動要求輸液的患者解釋説,從3月28日起,該院除兒科外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
浙江省人民醫院醫務部主任謝世峰向記者介紹,省人民醫院門診已從3月中旬開始全面停止輸液治療,急診靜脈輸注抗菌藥物的處方也只能開一天。
根據溫州市衛計委相關要求,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第二醫院、眼視光醫院、康寧醫院等,溫州市中心醫院、溫州市人民醫院、溫州市中醫院、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也實行了該辦法。
此外,浙江樂清市人民醫院、瑞安市人民醫院、溫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平陽縣人民醫院、瑞安市中醫院和永嘉縣中醫院等8家醫療機構將逐步減少門診輸注抗菌藥物,直至12月底前全部取消。
據了解,今年初,浙江省衛計委下發了《關於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工作》的通知(簡稱“限抗令”)。限抗令要求全省三級醫院(除兒童醫院和兒科)率先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兒童醫院、各醫院兒科及其他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逐步減少直至停止門診靜脈輸注抗菌藥物。
向醫院門診傳統診療習慣和濫用抗生素現象説“不”,院方的理念與決心很重要。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説,1994年該院建院初由美方派出團隊管理。美方院長韓德利在巡院中發現,有患者一邊喝可樂一邊輸液。
為什麼可以通過口服藥物解決的,還要打吊針?美方院長把這個問題拿到院務會議上討論了15次,決定取消邵逸夫醫院門診輸液室。蔡秀軍透露,當時許多患者都不理解甚至向衛生行政部門投訴,同行也説你們怎麼舍得砍掉這根利益鏈呢。但是,該決定實施20多年來醫院形成了一系列嚴控抗菌藥物使用制度體系,也贏得口碑。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醫務部主任張秀來介紹,浙醫二院從2012年以來規定門診臨床醫生不能開靜脈輸液醫囑,門診藥房停發各類靜脈注射製劑。
醫療機構對患者給藥方式主要有外用、口服、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等。但是,靜脈輸液風險相對高。張秀來説,不同疾病的患者擠在同一個大廳輸液,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原本每天一次肌肉注射盤尼西林80萬單位,3天可治好的疾病,改用靜脈輸液一次或一天就輸入400萬-500萬單位,見效快對機體造成的損害也隨之加大。
門診不輸液雖然管理難度加大了,但是為國家與社會節約大量的醫療資源。張秀來説,浙醫二院已把門診不輸液的理念延伸貫徹到余杭區第一人民醫院、建德市人民醫院、龍泉市人民醫院、衢江區人民醫院等7家協作醫院中。
不少患者的第一反應是門診不輸液,可以到急診或住院平臺找醫生開抗生素。浙江省衛生行政部門與各大醫院同樣堵死了這種“曲線救國”的路徑與做法。
浙江省規定,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臨床醫師可以越級使用高於許可權的抗菌藥物,處方量僅限于1天用量。越級使用抗菌藥物應當詳細記錄用藥指徵,並在24小時內補充完成越級使用抗菌藥物的必要手續。
邵逸夫醫院蔡院長向記者介紹,該院使用抗菌藥物必須填寫電子申請單,申請內容包括抗菌藥物分線管理和使用許可權管理、限制使用天數、送檢要求、過敏試驗等。對處方不合格的醫生在院內網上通報。
大多數病人是聽醫生的,管好臨床醫師隊伍與引導患者轉變觀念至關重要。浙江省人民醫院日前給800多名臨床醫生發手機短信説,第一,門診輸液“一切刀”地停掉;第二,患者病情確實需要靜脈使用抗生素,通過急診平臺開具,每次只能開一天的量;第三,開展處方點評。相關的專家根據病歷以及症狀、體症發現不該挂抗生素鹽水的處方兩次,暫停臨床醫生開抗生素處方權、院周會上通報,經過培訓後再授權。
取消門診輸液室,嚴格控制輸液指徵帶來的顯著變化是抗生素在醫院收入中的佔比大幅度下降。蔡秀軍向記者介紹,2015年藥品收入僅佔邵逸夫醫院收入的30.88%。其中,抗生素又只佔藥品的10.46%,遠遠低於同類公立醫院。 ?
“醫院層面一直想做這件事,有了衛生行政部門的‘限抗令’做起來更順暢。”謝世峰對記者説。